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大明1551 > 第60章 受礼

第60章 受礼

若是仔细看去,却是能看到严老相国在阅读礼单时眼底深处的喜色,以及说话时的自以为是和刚愎自用。

老相国早年也是个人物,敢于抗上不遵,到南京蹲了多年的冷板凳。

回京时原本是个很有清名,士林中颇受推崇的人物,数年时间演变成如今模样,只能说是大多数人看走了眼。

严世藩却是极不耐烦,父亲这番说教老生常谈,毫无意义。

这一次若不是礼单送来之前父亲早知荣王府之事,这礼单也不会叫老父看到。

严世藩有很多私相授受之事,东南海贸,东北挖参,西北井盐,西南茶道。

只要是来钱的勾当,小阁老都会掺上一脚,有好处的事谁敢拉下小阁老,严世藩就会令他生不如死。

来钱不多,但细水长流的便是各地送到严府的贿赂。

除了荣王府这样突发事件送的礼物外,正常的收入进项还是来自于卖官。

七品州判,给银三百两。

六品通判,给银六百两就办。

知州,视差缺上下来定,两千两至四千两不等。

六部主事至员外,郎中,那就需银数千两到过万两不等了。

武官要比文官便宜的多,指挥使不过三百两。

都指挥七百两。

总兵官两千两。

漕运提督需银三千两。

当然,买这些差缺也要看买家本身的官职,比如原本是知县,买个通判六百两。

若本身只是举人或贡生监生,买个七品到五品的实缺官就得数千两。

总兵官用银二千,是因为原本的罢职总兵谋为起复,两千银子就顺手办了。

若是副将,参将想升至总兵,没有大几千银或过万两,也是绝无可能。

严世藩靠着这些卖官和日常买卖,短短几年间已经积累了过十万两金银的财富。

至嘉靖四十四年,也就是十几年后,嘉靖帝下令查抄严府财货。

计金三万九千多两,纯金器过万件,银器过万件,绸缎绢布四万多匹,现银二百余万,家产总计是二百三十多万两。

现在算是严嵩掌权的早期,特别是其还没有彻底掌握吏部等各部,行事还多有掣肘,积累财富还不算太多。

其后十几年间,虽然严世藩享乐挥霍无度,严府还是有二百三十多万两的财富被查抄出来,其祸国程度,由其家财可见一斑。

严世藩胆子比其父大的多,严嵩虽知家财不少,却也是没有想到,其子居然胆大如斗至如此程度。

“爹,我看皇上未必记得当年之事。”严世藩胆大却心细,王文海的信有些不对劲,虽是小事,他却也是叫人取来此前王文海的信件,对比了笔记印信之后,才吁了口气,说道:“王文海就不必理他了,也省得替他运作选官。倒是荣王府的事,皇上那边是不是真的不计较了?”

严嵩沉吟片刻,说道:“老荣王在世时,皇上不免时时还有敲打之意。不过后来看荣王一脉都谨慎小心,夹着尾巴做人,估计也就摞开手了。就算心里还有小小不快和介意,总也不会落到现在的荣王身上。尔虽亲王,在皇上眼里不过是半大后生小子,在此事之前也是谨慎小心,既然不是宁王之流,又有厚礼奉送,足见恭谨小心。既是如此,老夫明早票拟,严旨训斥一通,责其安份守已,令地方官严加监督,若再有不轨情事,朝廷必将严加处罚。这样拟旨,皇上应无不可,司礼批复下来,这事便算了结了。”

算来孟长乐告变已经有好多天了,可是严嵩就敢把奏疏压了一次又一次,根本不将这点小事放在眼里。

当然孟长乐只是说荣王市恩仪卫心图不轨,并非是告急变,说是荣王已经起兵谋反。

若是后者,严嵩敢于压着不报,就算是内阁首辅皇帝信重,凭这一条也很可能被嘉靖从内阁中撵走,甚至会免官罢职乃至下狱!

事涉社稷,内阁敢隐藏瞒报,事情就可大可小了。

“那儿子就把礼收了。”

严世藩脸上露出满意神情,现银加上各种金银器等名贵物事,足足万两之多,这个数额哪怕是小阁老也相当满意。

哪怕是百万身家,也是这样千两万两攒出来的。

小阁老的脾气就是对我好的,我便对他好。

敢得罪我的,我便往死里弄他。

就算不相关的,只要看起来可能碍事的,那无事也要上去踩两脚。

总之就是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