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仅庄丁神色难看,仪卫武官们的脸色也好看不到哪去。
殿下对仪卫越来越重视了。
在赵元甚至是文官们眼里,都是感觉殿下是被五郡王之乱给吓坏了。
其实传承百年以上的王府就有好多个,真的被乱兵冲到王府里生事的,到现在也没有几回……
好吧,楚王府是在几年前有一次世子弑杀亲王之事。
再加上这一次荣王府的事变。
还有三护卫被削,原本王府的亲军指挥使司只剩下壳子,各王府存在的时间越久,连仪卫司都多半只是个空架子。
能有百来个仪卫拿着刀枪在王府城门巡逻走动,对各王府来说已经是足够了。
护卫越少,亲王反而越安全,这也是大明宗藩们的共识。
只有荣王府这里经过郡王谋反的变乱,荣王殿下又被皇上亲口断言不会造反……这也是近来朱载墐动作颇多而王府上下都不太担心的原由所在。
皇上在内廷所言还是在常德一带传扬了开来。
消息源头肯定不会是李文进等文官,而是来自王府承奉司。
承奉司对接的是京师大内,李富宁当年在京师内廷出来至今,能活到现在的熟人在京师最少也是二十四监司的中高层太监了,别的大事不敢说,透露一下皇爷对荣王府的评价和态度,这只能算是一件小事。
消息传扬开来之后,才有朱载墐现在肆意活动的空间。
其实在嘉靖年间,朝廷对宗王的大网是越收越紧。
在孝宗之前,成都的蜀王还是经常郊行出游,天下诸宗藩自由活动的空间还是不小。
孝宗被文官赞为仁皇圣君,但其对宗室的态度是相当严苛甚至是冷峻。
也就是在孝宗年间,对宗室的活动轨迹限制越来越多。
但到武宗至嘉靖年间,虽然也是逐渐收紧,但比孝宗年间又放松了一些。
后世提到大明亲王时,总说二王不相见,亲王无故不得出城,甚至不得出王宫。
那多半是万历到天启,崇祯年间的事了。
嘉靖年间宗王还是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比如现在的辽王就喜游山玩水,吟风弄月。
所心说朱载墐现在的举措有一定的风险,但还在朝廷默许的范围之内。
至于对仪卫亲军和庄丁的各种强化,也并未脱离这个范围之内。
仪卫们很快要迎来下一次考核。
上一次的考核很多人拿了全额俸禄,少部份人拿了双倍俸禄。
上次考核,只是射术,阵法,刀枪技艺。
此次考核,朱载墐则是加了军姿,体能,队列。
对仪卫们来说,这也是相当辛苦了。
每日要在烈日下操练最少三个时辰以上才可能合格。
想要达到优秀的标准,则是最少操练四个时辰以上。
这还是建立在仪卫们原本就有不俗的体能和一定的军事素养之上。
若是普通的百姓,最少要练三个月以上才能达到荣王殿下的考核标准。
很多亲军已经在暗中抱怨,如果殿下的考核标准是这么难以达标,那他们宁愿放弃搏取合格或优秀的评定,拿加倍或加半的俸禄赏赐,反正就算不合格,殿下也是全额发饷。
对亲军的异动,赵元等人自然也是反应上去,方世猛身为宿将老臣,更是激烈反对殿下对仪卫亲军的这些考核办法,奈何殿下根本不听。
他们身为王府臣子,也只能选择跟随。
看到殿下在这里跟这些庄丁谈加强训练,赵元的嘴角都是抽搐起来。
“皇帝也不差饿兵。”朱载墐仿佛没看到眼前人的脸色,打着哈哈道:“何况咱们只是替荣王殿下效力……殿下已经透露过了,各庄园的庄丁,除了日常的集训,三日一训和巡逻警备任务是发粮一石外,每户入选庄丁的人家,均可以减赋两成,也就是说,以前是王府和王府佃户是五五分,其实有庄头伴当居中,各家交的绝不止五成,多半是六成乃至七成。还得有不少杂役,现在俱是免了,此后王府用人征役,照例给钱。各庄入选庄丁的,只要上交全年收成的三成便是可以了……”
朱载墐笑吟吟说到此,又加了一句,笑道:“并且此后不收杂物,只征粮食。”
“三成?”
“两季都只征粮?”
“征徭给钱?”
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冲击着眼前这些庄丁,所有人在一瞬间都呆征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