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荣王要是不依,我就和他闹,抓他脸!”
周冠大为赞赏,嘉许道:“黄大人也说了,王府经不起折腾,要传出虐待正妃之事,他替咱们说动知府大人上奏朝廷,荣王府出了上次的事,可经不起再被上奏弹劾了。到时候咱们拿王府压府衙,拿府衙压王府,咱们周家左右逢源,发达可期。”
周李氏,周礼贤,大妹,二妹,俱是拿敬服的眼光看着周冠。
这时有管家进来,在周冠耳边低语数句。
周冠极为得意,笑道:“你们还说现在在赔钱,这不,咱们家要成亲族的风声传开,已经有人来投献附籍了。”
管家来说的便是此事,周家要成王府亲族的事已经传扬开来,外间就是有人过来投献土地,并且愿意转为周家奴籍。
这种投献附籍在大明是常有之事。
一旦有人中了秀才,便可优免两身丁,免三十亩地的赋税。
其实大明并无这般规矩,只是文官掌握政权后弄出来的潜规则。
成了举人,能荫庇的身丁和田亩就更多,投献土地和附身为奴的人也就更多了。
虽然成了奴籍,地也成了主家的,但签好约定之后,上交的租税肯定是比交给官府要合算的多,另外还不用服徭役。
也不会被胥吏所欺,算起来肯定是投献或诡寄等办法更合算。
若成了进士,成了官员,名下的地和仆役就肯定更多。
只有持身甚正,不愿同流合污的官员才会杜绝这一类的事,不占国家的便宜。
但他们仅凭俸禄过活,也就会异常辛苦。
整个嘉靖朝,估计只凭俸禄吃饭的官员也不止海瑞一个,但恐怕也绝不会超过一掌之数。
周冠这样的佐杂官,原本不是投献的好对象,但若真的成了亲王的丈人,投献的价值就直线上升,前来投献的人会不少,但在今日就前来,也是出乎周冠的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