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进强忍心中不适和怪异,俯身道:“昨夜变乱,是臣等处置失宜,惊扰殿下,又赖殿下率亲军平乱,臣等更是惶愧无极,实乃死罪。”
“变起突然的很。”朱载墐道:“幸得常德卫指挥使孙永吉反应极快,带兵平乱,又于宫门告急变,请本王派出亲军,才有眼下结果。”
朱载墐的意思也是简单。
告变的是指挥使孙永吉,请出兵的也是这个武臣。
举措失宜防备不当的是文官,平乱和请王府出兵的是武臣。
自己则是顺势而为,并没有太大功劳。
王府自有长史司在,这件事这么大也会上奏。
这种说词当然不符合李文进的利益,不过朱载墐自是不会考虑这个文官的看法和想法。
李文进一脸惭愧,再次躬身请罪。
朱载墐自是不会多说,只吩咐文官们下去安抚地方,不必留在他身旁。
李文进等人告退时,朱载墐打量了孟长乐一眼。
对自己这个右长史,朱载墐印象不是很深刻。
曾经告自己心存不轨的文官,脸长的方方正正的,看着自己时也是落落大方。
倒是一些王府旧人,包括王文海这个左长史在内,看着孟长乐时脸上神色都不太好看。
若是王府外的文官刁难王府,这会被视为理所应当之事。
文官不喜亲藩,更不愿与亲藩府邸打交道是很正常的事儿。
永乐年间还有翰林被点到王府为长史官,打宣德之后,一般的进士被点到了也不想去,多半的办法是装病。
后来朝廷就只能用三甲进士,反正他们原本前程也不太好。
三甲进士后来也不太乐意了,便是多用举人到王府为官。
王府的杂职官,原本也是正经科场出来,后来就索性随便任命了。
象李时珍这样的没功名的医生,被楚王任为王府奉祠正,在永乐之前也是不太可能。
一般的文官不喜或是对王府抱有敌意自是无妨,但孟长乐是王府内部的官员,自家人窝里反,这种行径最是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