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大明1551 > 第297章 心思难定

第297章 心思难定

“皇上心思难定。”徐阶对张居正道:“多半是如大臣们所想的那样,不过为师也不敢确定。”

张居正面露沉吟之色。

从本心来说,他当然是站在那些清流少壮官员一边。

荣藩几次三番的出头露面,看着都是有功,其实越是这样的亲王就越危险。

干脆就是废藩圈禁,大家省事。

然后地方多募民壮防御,亲军如果有战力,可以转为镇兵,或是转到常德卫下。

至于荣王是不是冤枉,这何必多管?

亲藩少一家就是国家多一份元气,这是天大好事。

不要说荣藩冤枉,身为大明亲王,提兵平乱就是造反,擅出王府就是谋乱,没有什么可多说的!

就是这么直接粗暴!

但皇上已经有过禁令,绝不准再提荣藩不轨谋反之事!

皇帝的脾气禀赋大伙是晓得的,就算皇上后悔了,敢第一个犯禁的人也绝不会有好下场!

皇上为了自己的威信,肯定还是会严惩违禁官员。

然后凉一段时间,再而三有官员上疏,皇帝就会摆出从众的姿态,如众人所请。

这种驭下手段相对简单,不少官员早就领悟到了。

“老师,其实皇上应该也对荣藩有些警惕了。”张居正想了想,先劝了一句,接着还是颓然摇头道:“不过据湖广不少官员说,亲军的表现实在也不是太好,从此细节来说,王府也并未有什么真正有威胁的实力。”

“正是。”徐阶笑意温和的道:“所以听事情还是要看细节,咱们把细节揣摩透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思虑。”

“是,学生受教。”

徐阶又笑道:“如果荣藩犯禁,行恶,违法,屡次三番,就算不提谋反不轨,皇上心里也会真正厌弃,现在么,很多人以为荣藩具有威胁,急着跳出来,也是对皇上的心思根本没有揣摩过,实在是愚不可及。”

张居正内心实有些厌烦。

眼前的老师学识扎实,心思细密,行事缜密而有名大臣风范,在礼部尚书任上也没出过任何错处。

平时待人接物,都是能预先了解到他人的背景喜好,所以谈话时总是令人如沐春风。

朝野上下,严世藩的名声和形象有多糟糕,徐阶徐部堂就是有多好。

但这位部堂高官,即将入阁的宰相……虽然大明太祖说过后世子孙不准立丞相,有敢言立相的人立斩不饶,但实际上太祖的制度一直在被曲解利用,内阁制度就是巧妙的绕过了政事堂这样的宰相机构,大学士哪怕是五品官职时,人们在私下议论时也是称为某位宰相,或是相国,而忽略了内阁大学士品阶较低的现实。

其实大学士本质上来说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勾通内外,协助处理文书档案等事。

内阁开始时就是做这些事儿。

不过后来皇帝逐渐懒政怠政,于是将原本的相权分为两块。

内阁票拟,就是对那些各处的公文奏疏写上处理意见,毕竟每一份奏疏内容不同,有涉及钱粮兵谷,有刑名文教,不是积年大臣未必会明白其中的道道,更不要说懒怠理政深居内廷的皇帝。

票拟后内阁并不能直接下发给各部或各地督抚地方官员去执行,而是要上奏给天子,这是天子将权力留在自己手中的手段。

但就算有了票拟,叫皇帝每天看几十上百份奏疏也是相当为难之事,更不要说每本批红。

虽然只批“知道了”,或是“如拟”,或“该部知道”,或“某部复议”等字样,其实写一百本也就几百个字。

但还得看票拟,了解事情经过,这耗费的时间就长了。

于是皇帝将这一部份权力,交给了司礼监的太监们去执行。

这就是司礼监的批红权。

票拟和批红加在一起,大抵就是秦汉至唐宋的宰执权力了。

所以内阁大学士其实算不得真宰相,唐宋宰相可以直接命令六部和地方官员,而内阁大学士只有建议权,没有决断权。

虽然大学士可以用栽培私人等手段和方式来影响政局,比如此时的严嵩力压内阁和司礼,其实际权力已经极为高涨。

嘉靖到万历初年就是大明内阁权力最高的时期,嘉靖是自信,隆庆是大度,万历年幼,连续三代君王之下造成了内阁权重的现实。当万历长大之后,清算张居正开始,内阁权力和权威就远不及嘉靖和隆庆年间,更不及万历初年了。

不论如何,进入内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