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的地方,西北是自然环境恶劣,西南是汉夷杂处,经常战乱,另外就是山高林深,缺乏耕地。
往南走上几百里,还有川黔交界处的地方,大山纵横,苗寨林立,那些地方连铁器都很缺乏,很多百姓还用石犁耕地,镰刀,铲,叉,耙等农具也是极为缺乏。
甚至很多人家连铁锅也用不上,也缺盐,少衣,因为没钱购买布匹,也没有纺布的技术传承。
那才是真正的赤贫。
除去单丁的户数,每个村落最少有近百户是拥有两到三个成丁,耕作的土地是十亩到二十亩之间。
这些佃户是王府佃农,他们不需要承担国家赋税,也不用交地方杂税,也不服劳役。
这一部份等若是国家损失了这些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对国力是一种削弱。
若加上军田,将门,勋贵,太监,官员,士绅,生员这些食利阶层,大明的国力持续走低也就不足为怪了。
宗室亲藩是不能经商,不能科举,不能从军,基本上就是靠着这些庄园生存。
各个亲藩在受封之初就会被赐下大量王府庄田,另外就是有朝廷赐给的俸禄。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每一座亲王府都是地方上的沉重负担。
对朱载墐来说,则是拥有极为充足的钱粮和人力资源。
后者对朱载墐来说感觉是更加宝贵。
远在沅州,贵阳,长沙,南昌一带的土地庄园也会编练,但动作会相对迟缓,动作也不会太大。
湖广这里,则是因为生苗之乱,常德苗乱,朱载墐编组庄兵更具理由,也更令众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