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绸长衫的中年人一脸不屑的道:“这般低劣的酒席,一个个还吃的这般不亦乐乎的样子。”
“也就是取个热闹喜庆。”旁边另一人笑道:“旁的就不要讲究了。”
“钱翁说的是。”先说话的中年人俯低身子,轻声道:“咱们在桃源,武陵一带看了这么久,别处情形大致相差不离,朝廷现在不缺粮,缺的是银两,是以这一次湖广征秋税,并不直接征粮,要试行条鞭法,以征银为主。那些豪绅,粮长什么的,咱们且不管他,就只这一次,咱们这一伙人,就得大大的生发一笔才是!”
条鞭法就是对两税法的革新改良,以嘉靖十年大学士桂萼的说法来说,就是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货,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增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等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皆计亩折丁折办于官,故谓一条鞭法。
很多人提起一条鞭法便是想到张居正,其实张居正是加以完善,并且铁腕推行,而意识到两税法已经不合时宜,无法维持国计在嘉靖初年就已经形成了共识。
只是动两税法,把力役杂税纳于田亩,把旧有的粮长和复杂的税赋模式废除,同时重新核查田亩,丁口,动的是谁的蛋糕?
当然是官绅田主们的蛋糕!
从明中期开始条鞭法的革新,一直到雍正年间完成了摊丁入亩和官绅生员一体纳粮,才算是把这个过程给走完。
改革之艰,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