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家。
也就是这些打行无赖子,不仅不畏惧王府,甚至有的事是彼此配合,比如强抢民产,不论是店铺还是田亩,或是什么奇珍异宝。
王府想要的不便自己出手,这些无赖便是配合王府帮闲一起上。
也有的事是有争执。
也就是一个字,打。
真打起来,王府的人未必能讨得了什么好。
而且也知道这伙人不是善与之辈。
真的急了,弄不好冒着丢脑袋的风险,把王府的人弄死几个也不是不敢。
双方很快逼近对方。
一方一百多人,手中持棒棍为多,刀枪较少。
一团混乱,但不失暴戾气息,气势压人。
一方是宁思忠所领的亲军一个小旗,不过十二人。
两边在人数和气势上,相差极远。
只是宁思忠等人不光穿着正经亲军袄服,外头还穿戴着半身甲。
头上有铁盔。
手中武器和摆开也是标准的鸳鸯小队的队列。
队官。
两个长刀盾牌手。
两支丈五长枪。
四支丈二长枪。
两支镗把。
最后一个火兵并没有拿扁担,也是拿着一支镗把。
也算是因地制宜,没那么死板。
毕竟按戚继光的营制是在浙江福建剿倭时所立,戚家军多半时间是客兵,大明军队的待遇之差不必多说,虽然在大佬们的支持下戚家军的军饷相当优厚,但到了外地别指望官府能提供充足的饭食,每个小队一个火兵,这个设置相当合理。
对宁思忠等人现下来说,火兵就不是那么必要。
也是按战兵训练。
接战时多一柄镗把也好。
两边也是迅速接近。
打行无赖们成一个庞大的扇形,将一小队的亲军包围着。
亲军们在码头上则是摆开成标准的鸳鸯队形。
不得不说相当合适。
码头处水面上停着相当多的航船。
岸边到处是小山似的粮包和若干货物。
队伍很难彻底伸展的开。
相形之下,如刺猬般伸开的六支长枪,还有高举的两个方牌,形成了一个虽小却相当稳固的阵列。
对打行的人来说,眼前的小阵就是个标准的刺猬。
几个懂行的首领面色都凝重起来。
这个亲军阵列,难啃!
心里也是不免犯嘀咕。
荣王府真的为了这些商人,能做到这种地步?
真要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