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伙计敲了敲门,送上来了茶水,接着陆续送来了酒菜。
边吃边聊着别后的一些事,黎若娴说着沿途的风景,描述的绘声绘色,让一直赶路,根本就没有欣赏风景的安意,仿佛身临其境,笑道:“有机会,我也要去这些地方走走看看。”
“放心吧,你呀有的是机会,到时候你们仗剑江湖行,就象百年前的……”
“娘亲,这道如意卷很好吃,您尝尝。”程睿之塞了一筷子菜,堵住了黎若娴的嘴。
安意本来不想做无用的追问,可是这两人的态度,引起了她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盯着两人,声音低沉地问道:“二师姐,睿之,你们到底有什么事瞒着我?”
“没有,没有。”母子俩摇头,竭力否认。
“这事是不是与小龚爷有关?”安意问道。
“没有,没有。”母子俩一脸无辜的继续摇头。
安意眸光微闪,又问道:“小龚爷和你们说了什么?”
“没有,没有。”母子俩化身为摇头娃娃。
安意看着程睿之,明眸流转,盈盈浅笑,柔声问道:“睿之,你告诉十九姨,是什么事?”
“十九姨,您等几天,就会知道了。”程睿之抱歉地笑道。
安意拿这两个故作神秘的母子俩没办法,只好听程睿之的话,耐心的等几天,到要看看是什么事,令这两人三缄其口。
吃完午饭,三人离开酒楼,黎若娴母子回客栈,安意回家。
“娘,我回来了。”安意先去井篱园看罗氏。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吃过午饭没有?”罗氏刚小睡起来,山药正伺候她起床。
“吃过了。”安意伸手帮罗氏系好衣带,给她诊了诊脉,又翻看了她的眼睛,里面的血丝已褪了许多,“娘,今天是不是比昨天看得清些了?”
“是啊,眼前没有红红的一片东西挡着了。”罗氏笑道。
“娘,您闭上眼睛,我帮您按按穴位。”安意道。
罗氏依言闭上双眼,安意用暗劲帮她按风池、太阳、睛明、攒竹等穴位。
按完一周天,安意收手,接过山药递来的湿帕子擦了擦,道:“娘,睁开眼睛看看我。”
罗氏睁开双眼,看着近在咫尺的安意,虽然不算太清晰,但总算能分得清眉眼口鼻,欣喜地道:“喜儿,我能看清你的脸了。”
“恭喜夫人。”山药四人忙道。
“娘,再过几日,您的眼疾就能完全好了。不过以后您不要常哭,眼疾可是会复发的。”安意郑重地道。
“你都回来了,我还有什么好哭的,我以后再也不哭,我要天天笑。”罗氏道。
闲话了几句,安意想起她出门一天了,账本还没看,“娘,我要去顺宜堂一下,等会回来再陪你说话。”
“好,你去吧。”罗氏笑道。
安意刚走出井篱园,管二家的已闻讯赶了过来,行礼道:“姑娘,今天黄家派人来见黄姨娘。”
“可曾让她见到黄姨娘?”
“回姑娘的话,没有,芳蓉姑娘拦住了她们,还把红珠给丢出去。奴婢担心,下午黄家还会再派人来找麻烦。”管二家的忧心地道。
安意早料到会有麻烦,并不担心,“黄家的人要是来了,就带去顺宜堂,不要惊扰夫人。”
“回姑娘的话,奴婢知道。”
安意皱了皱眉,“以后回话之前,不必说回姑娘的话,太啰嗦了。”
“回……奴婢知道了。”
“明珠阁可收拾好了?”
“已收拾好,杏仁和桃仁就搬过去了,姑娘可是要过去看看?”
安意想了一下,“过去看看吧。”
“奴婢给姑娘带路。”
明珠阁在井篱园左后方,走个石拱桥,就看到一堵粉色矮墙,隔着墙可见高大的梧桐树,树枝间露出一角屋檐。已是暮秋时节,树叶泛黄,在蓝色的天空衬托下,不见萧索,却添了几分雅意。
在圆门的上方,悬挂着一块木匾,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三个字,“明珠阁”,是安康的字迹。
安意随管二家的走进院中,见右边的两棵梧桐树间吊着个秋千。管二家的注意到她的视线,笑道:“那个秋千是老爷亲手为姑娘做的。”
安意眼波微动,走了过去,伸手抓住秋千索。依照卫旸的说法,安清和因出征在外,没有娶亲,这院子有可能不是为她准备的,而是为他和黄氏的女儿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