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想,安清和没回来,安康把久未登门的韩颂延给带回来了。
韩颂延笑着跟罗氏和安意打了声招呼。
安意看到比几个月前要明显消瘦的韩颂延,目露疑惑,订了亲事的人,不应该心情愉悦,精神焕发吗?他怎么满脸忧色?
“上次去你家,也没能说上话。”罗氏笑,“四少爷,恭喜你啊!”
韩颂延扯了扯嘴角,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来,“谢谢婶母。”
“亲迎的日子选好了,要告诉我们一声,我们好去观礼喝酒。”罗氏笑道。
婢女送来了茶水,韩颂延端杯喝了两口茶,回避了这个问题。
“喜儿,我今天来是代我七弟向你道谢的,谢谢你治好了他的腿,他已经能重新站起来了。”韩颂延向安意行礼道。
安意一怔,想起了过年前白无名说过的话,心中暗恨,又被他利用了一回,“他的腿能不算是我治好的,我就是告诉他告诉他一个法子而已。”
“治病的药方,价值千金。”韩颂延道。
安意不好继续辩解,道:“治病救人,是医者本分,四少爷不必言谢。”
“喜儿说的对,四少爷你就不要这么客气了。”罗氏笑道。
☆、第十二章 暗潮涌动
晚饭过后,韩颂延和安康去了书房下棋,安意也回了明珠阁。安清和在戌时末回到家中,罗氏伺候他洗漱后,一起上床休息,把唐五夫人昨天暗示的话和今天来访的事,告诉了他。
“我问过伯宁了,他说没有喜欢的姑娘,让我给他挑。上回你不是说,你心里有数,这数在哪呢?”罗氏问道。
“原本我是想给伯宁订傅老弟的小女儿,可是年前她出去骑马,从马上摔了下来,听说摔断了腿,破了相。”
罗氏皱眉,“好好的姑娘家学男儿骑马做什么?”
“傅老弟没儿子,才会把女儿当儿子养。”
“儿子就是儿子,女儿就是女儿,把女儿当儿子养,粗手粗脚还嫁得出去吗?”罗氏喜欢乖巧温顺的姑娘,嫌恶的撇撇嘴,“伯宁不会喜欢性子这么活脱的姑娘,就算她没破相,也不能要这门亲事。”
安清和听这话,就知道先前想岔了,连忙解释道:“我是看他们年龄相当,我和傅老弟也交好,就想等傅姑娘二月份及笄后,我们去直沽一趟,把这事给定下,没想到她的性格,伯宁会不喜欢。现在这事就不要再提了,你另外给伯宁挑位姑娘。”
“京中这么多姑娘,也不知道哪个适合伯宁。”罗氏苦恼选择太多。
“家世官职都不用挑,只要姑娘人品好,相貌清秀就行。”安清和没想过用联姻的方式,巩固安家的权势和地位。
“我会挑几个出来,让伯宁选,以后是跟他过日子,总归要让他满意才行。”罗氏笑道。
“不要找官媒打听,媒人说的话,信不得。”
“那我明天向于夫人她们打听一下,她们认识的人多,这事知道的也多。”
“好,细细打听好了,再做决定。”
夫妻俩闲聊了一会,夜渐深,万籁俱寂,闭目安睡。
次日,罗氏去隔壁打牌,顺便向于夫人打听京中各府姑娘的情况。
这天早朝,皇上给五个儿子封王,大皇子秦玥被封为函亲王,二皇子秦珏被封为顺亲王,三皇子秦琅被封为宁亲王,四皇子秦瑾被封为廉亲王,五皇子秦琨被封为简亲王。
安意从安康那里听过此事后,没往心里去,小龚爷当王也好,当太子也好,与她无关。
朝堂一些聪明人,却从封号里捕捉到了一些事情。皇上没有登基称帝之前,封号是信。信函两字,常用在一块,信后为函。皇上的意思很清楚,他是想让秦玥继承大统。
让一个民间长大的皇子,当皇帝。不仅太后不答应,皇族们不答应,朝臣们也不会答应,只是皇上并没明说,揣摸圣意是大罪,几方人马明面上按兵不动,静观其变;私底小动作不断,纷纷出招拉拢中立的文官武将。
朝中的暗潮涌动,对身处内宅的安意影响不大。
过了几日,天气转暖,东风轻拂,雨水节气将至,枝头、地上冒出了绿绿的嫩芽,有了几分初春的景色。
安意闲在家中无事,带着芳蓉和香芹,去外城的七材坊买药材种子,准备等到春分时,在院子里种些常用的药材。
到了七材坊,主仆三人转了一圈,问好价格,货比三家,买了桔梗、半夏、白术、甘草的种子,薄荷苗和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