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依照二弟的看法,马县令的判决没有错误?罪犯应当凌迟处死?”
“这个……”高守礼皱着眉,半响道,“他的确犯了弑母大罪。”
高静娥跟跟大姐高静娟对视一眼,眼中露出一丝失望之色。
高祈瑞略一寻思,理解了侄女的深意,“守礼,你既以科举为目标,将来免不了入官场。假如你的治区发生了此等案件,你也如此判决吗?”
“爹,孩儿在县学中跟夫子学过律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岂可因民众的愚昧盲从而影响判决?若都这样,祖上为善,就后代就可以为所欲为,杀人也不用偿命了?”
“这……”
一时之间,高祈瑞竟然被辩倒了,找不到话反驳。
高静娟忍不住出声,“可是大弟,二妹刚刚说过,老百姓拦着不让行刑,还要上京告御状。等同于动乱。治下发生民众动乱,县令的官印不保!”
高守礼眉宇中露出一抹决然,“大姐,读书为做官。可做官为什么?不是为huáng金屋、不是为颜如玉,而是为经世济用,上报国恩,下抚黎民,岂能为一官印懦懦无为,听凭闹事之人摆布?这样的官,不做也罢。”
接下来的饭很快就吃的食不知味,没多久散了。高祈瑞既为长子坚持原则不动摇而高兴,又担心他这样固执性子将来会吃大亏。一夜跟翁氏没少唠叨。
高守诚则留在长房没有回家。
长房还有一栋独立的院落“清辉院”,是为他所留——是他从襁褓中抱过来就一直居住的,位于高静娥的“仙葩馆”隔壁。姐弟俩一道从茂萱堂走来,红彤彤的灯笼摇曳着,拖长了影子。
“二姐,你比以前更漂亮了!”
“就会嘴甜哄人开心!”高静娥嗔了一眼。
“嘿嘿,我就这么一条长处,二姐还不让我发挥发挥啊?对了,你这次就不回母家了吗?”
“嗯,柳家的人差不多走光了,我还回去做什么?倒是你……你明明知道禄婶不是你亲娘,守诺和静??也不是你的同胞兄姐,为什么不能……不能留在长房呢。”
“嘘,二姐,你可别告诉别人去。我谁也没说呢。爹让我做母亲的儿子,就做呗。母亲对我挺好的。”
“好?她想不好,自己病怏怏的也起不了chuáng吧?”高静娥有些不满。明明三房也不缺儿子,为什么不能让守诚留下?
“我就看不过去,你在这里的时候,比不上大长孙,可样样没有比守信差的,到了三房去,他们怎么对待你!”
“二姐,你别说了!”高守诚苦涩的歪嘴笑了下,“我本来就是私生子!其实太婆是对的,不该让我过继到长房来。前儿听我父亲说,要过继四哥。四哥比我聪明多了。有他,二姐日后也不用担忧了!”
第四十四章 爬chuáng
夜色如水,满月的清辉肆意撒在大地上,高静媛推开窗,把半个身子都伸出去看漫天的星辰。偶尔有一抹拖长的尾巴划过天空,那么美丽……如果这是现代,她应该拿起望远镜,镇定而满足的观察天空了吧?
“小娴,你快过来,有流星!”
“哦,有么?”高静娴迈着标准的莲步。等她慢腾腾走过来,不出意外,流星连影子也不见。
高静媛失望,抱怨着,“小娴,那是很难遇到的流星?g,你怎么不快点跑过来!”在她看来,这个堂姐也未免太慢性子了,吃饭慢腾腾、走路慢悠悠、说话也慢吞吞,压根不像小孩子!她做过幼师,那些天性没有遭到压抑的小孩,大多都是活泼可爱的,即便自私也有自私的可爱。才不会这样,一举一动都符合封建家庭的标准。
高静娴假装朝外看了两眼,然后过来拉着高静媛的胳膊,“元元,你下来吧,不觉得台上高吗?”
“嘿嘿,我姓高啊,怕什么高!小娴,你也过来嘛,我们两个一起看星星。”
“星星?好看?”
“当然啦!你看它们一闪一闪的,多美啊?”本想长篇大论天文知识,又想到自己才六岁?g,对方也是个七岁的小孩子,便摇头晃脑的念道,“天上一颗星,地下一块冰,屋上一只鹰,墙上一排钉。抬头不见天上的星,乒乓乒乓踏碎地下的冰,啊嘘啊嘘赶走了屋上的鹰,唏哩唏哩拔掉了墙上的钉。咯咯。”(注,儿歌)
高静娴听了,笑了笑。别看她小,性情也是标准的大家闺秀,即便内心不觉得天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有什么值得瞧的,但不会立即反驳,而是迁就的看高静媛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