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技术和经验,对土地的使用和维护方式还尚在摸索中。
赵高略一思索,回道:“公子可随我去田中走一趟?”
赵政不加犹豫颔首。
商鞅变法后,每亩长为240步,用来通水的畛早就干涸,四角用土堆起的封,大都破损,有的甚至连50厘米都没了。
二人走在田间,赵政看她时不时捡起土块在手中捻碎,接着扯起几株青草藤蔓查看,神情专注。他未出声干扰,默默随她将这百亩荒地走了一圈。
顺完脚下的土地,又绕到养马场附近,发现在马场后方竟连着渭水。
“公子,”赵高自信笑道,“这地不久后,或许又是一块福地。”
她这一笑不似往时的谦逊,反倒有些得意,并不引人反感。赵政问:“你可是看出问题了?”
赵高捡了块泥,摊在手中,“百亩荒地长不出喜人的作物,原因有二。一是常年播种同一作物,土里失了此类养料,如同我们人本身,日日都在用眼视物,却从不闭眼休息。土质得不到喘息,自然会一年不如一年。”
土壤中的氮和相对有的营养素会随着连番同一植物的耕作,逐渐消失殆尽。对其所带来的虫害和疾病蔓延,毫无抵御之力。而且某些浅根系作物导致土质疏松,水土流失存不住养分,直接进入恶xìng循环。
赵政若有所思,凝视她的眼神,不由变得深沉起来。前世有些盘旋在心头的疑惑,倏然解开。倘使想的再远一些,将土地之理,安chā.在民众身上......
“其二,方才我们走过的田地里,有些土质刚硬,干土层厚,纵然有雨水浇灌,那也是治标不治本。”
她说完,拍掉掌心的泥土,“公子,这块地得先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赵政忍不住再度笑了,那眉眼间终于显现出了这个年纪该有的少年气。这厮与前世的赵高判若两人,她那些想法来历不明,十分蹊跷,倒越发引人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