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隋唐风云 > 第75章集结号

第75章集结号

高纬一面命人护送母亲胡太后和幼子高恒到北朔州,一面和冯小怜收拾行装,准备北逃,被以高延宗为首的大臣们死死劝住。

就这样,又是好几天过去了。

这时,又有坏消息传来,北周军队已经进入汾水关,北齐开府仪同三司贺拔伏恩等三十多人降周,被周武帝按各人的品级封以官爵。

这还不算,有人告发,一个对高纬来说最重要的人叛变了,这个是官居丞相高位的高阿那肱。

高阿那肱在高壁被周军击败,望风而逃,这是实情。

高阿那肱投降北周,高纬实在接受不了这个打击,于是派出侍中斛律孝卿去核查这个消息的确切性。

斛律孝卿去过之后,回来报告:没有此事,纯属诬陷。

高纬从北逃北朔州的路上回到晋阳之后,又有高阿那肱的亲信告发,仍是高阿那肱投降的事。高纬拔剑将告发者斩首。

在他心目中,高阿那肱是自己的铁杆兄弟,谁都可以叛变,就他不会。

但就是谁都可以叛变就他不会叛变的人叛变了。

但这个人现在不是高阿那肱。

十二月十三日,北周大军抵达晋阳,黑云压城城欲催。

高纬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压力,召集大臣开会,宣布再次大赦天下,并任命高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并州的首府设在晋阳)。

高纬拉着高延宗的手,说道:“并州(州治晋阳)就交给哥哥了,孩儿如今要远走高飞了。”

不知道高纬这辈份是怎么排的,高延宗是他的伯父高澄的儿子,自己的堂兄,自称“孩儿”,看来,北齐的皇帝们已经成为习惯。

高延宗极力劝阻皇帝,声泪俱下:“为了大齐的千秋基业,您千万不能走,我愿为陛下死战,定可破敌。”

高纬还没等说话,穆提婆先说了:“皇上已经决定,王爷您就别说了。”

高纬带着冯小怜,趁夜砍开五龙门,奔向突厥——自己的城门,还要砍开,就象逃跑一样,这个皇帝当得,真是窝囊到家了。

高纬的随行官员四散奔逃,统领中央禁的领军将军梅胜郞拦住高纬的马头死谏,高纬方才打消投奔突厥的念头,拔马东向,准备逃回都城邺城。

晋阳是现在的太原,邺城在河北,中间隔了一道太行山。

此时的高纬,身边除了冯小怜之外,只有高阿那肱、穆提婆和后来追上来的高孝珩等十几个人。——可见,高阿那肱并不是象有些人说的那样不堪。

这一次,不堪的不是高阿那肱,而是穆提婆。现在还跟着高纬,不代表一直跟着。

东行不久,就发现穆提婆不见了,原来,这位识实务的老兄审时度势,决定弃暗投明,于是西投宇文邕的怀抱。

他这一招棋,走得相当聪明,不次于那位在蒋先生和阎先生手下掌握重兵、后来投了明主被任命为水利部长的那位聪明人。

果然,武帝大喜,任命穆提婆为柱国、宜州刺史。

此时的柱国,虽然已经不是八柱国家时代的柱国大将军(公元575年,北周改革军衔制,增设上柱国,相当于帝国元帅,柱国这一军衔,只好屈尊,相当于大将),但仍然十分煊赫。

对武帝而言,穆提婆就是一个样板,位列北齐三贵之一的穆提婆都降了,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为高纬卖命?看看他的待遇吧,你们还想跟着高纬一条道走到黑吗?

武帝这一招,着实聪明,北齐官员看到穆提婆的榜样,争先恐后投靠北周,高纬几乎成为孤家寡人。

只是这样一来,苦了赠提婆的老妈陆令萱同志,儿子投降,北齐立即逮捕他的家人,陆令萱聪明一世、害人无数,最终自食其果,不等官府来拿,仰药而死——还算是善终。按她对北齐的杰出贡献,处以凌迟都不过分。

高纬逃向邺城,把晋阳一个大大的烂摊子丢给堂兄高延宗。

晋阳现在是一片混乱,一夕数惊,根本弹压不住。

看来,晋阳需要一位重量级的官员坐镇,凭高延宗的“安德王”这一头衔,根本没有作用,要知道,北齐末年,光王爷就一百多个,算个P啊!

于是唐邕出了一个众望所归的主意。

唐邕自神武皇帝高欢在日就是重臣,长期以来主持工作,精于财政和处理政事,不过他不肯象其他大臣一样阿附权贵,为高阿那肱这些人所忌,长期被晾在一边。实际上,唐邕还是很得人心的。

他代表广大留下来的北齐将士向高延宗提出了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