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隋唐风云 > 第90章看热闹

第90章看热闹

可惜,他遇到的是韦孝宽和高颎,这是两个百年不遇的怪才,只能怪尉迟惇倒霉。看到尉迟惇放下火船,高颎不慌不忙,他早就知道尉迟惇会采取这个办法,已经在沁水里为尉迟小同志准备下了无数“土狗”,土狗就是在河中聚土成堆,用以拦截尉迟惇的火船。

火船烧不到浮桥,尉迟惇无可奈何,眼睁睁看人家把浮桥搭起来了。

什么是沙场老将?沙场老将就是永远比敌人快一步——我老人家流的血比你喝的水都多,尉迟惇小同志,多学着点吧!

尉迟惇一看无法阻止敌军过河,干脆再大方一点,再后退一些,给你点渡河后集合的空间。

尉迟惇不能说不知兵,他让出地方来给府中央军,目的是阴险毒辣的,他这是准备“半渡而击之”。半渡而击之是兵家常用的招数之一,敌人在过河,我索性后退一点,让你从从容容地渡河,等渡到中间,一半人在水里,手忙脚乱地过河,另一半人在岸上,乱七八糟整队,这时突然发动进攻,敌人无从准备,必会大乱,继而大败,这一招,军事史上不知被用过多少次了。

应该说,这是一个利器,但同时,这也是一柄双刃剑。

尉迟惇全军后退,给中央军让出渡河的地方,他这一退,全军的队形没有保持好,稍显混乱,韦孝宽趁机下令擂鼓,霎时间鼓声如雷,杀声震天,府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河,等尉迟惇好不容易把阵型重新布好,韦孝宽已经基本过完河了。

老将就是老将,渡河的各军,毫不慌乱,已经过河的各军,阵容齐整,过河之后,马上对叛军发动了进攻。

等全军渡过沁水之后,高颎做了一件事,这件事决定了府军不再有退路。

那就是烧毁浮桥,浮桥被烧,所有人除了奋勇向前,没有其它办法。这种破釜沉舟的做法向来为兵家所倡,兵法上或作战心理学上管这个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高颎的做法果然奏效,府军的战士们象疯了一样冲向敌阵,以一当十,很快,将还想抵抗的叛军冲得七零八落。此时,任你尉迟惇再得乃父真传,也无能为力了,十万大军被一举击败,一溃千里。尉迟惇丢下残兵败将不管,一个人一溜烟跑回邺城。

韦孝宽乘胜追击,率大军逼近邺城。

尉迟迥被当头棒喝,损失十万人马,但他并不服输,他自认为不比韦孝宽差。于是不守反攻,亲率一万头戴绿头巾的黄兵列阵(这一万名黄兵,您下次选帽子颜色的时候还是看看再戴吧),后面自己的两个儿子尉迟惇和尉迟佑率领十三万人马排列于后。

这还不算,尉迟迥的侄子尉迟勤,亲自从青州率五千精兵赶来,后继的是他的五万青州大军。

邺城城头,杀气弥空,烟云敝日,一场决战就要打响了。

尉迟迥出自关陇军事贵族的核心家族,从小跟随宇文泰作战,他的部下都是关中人,想来就适合唱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位又老又帅的偶像级人物深愔阵法,虽然年老,但威风不让廉颇,壮志不下冯唐,面对刚刚击败自己儿子十万大军的韦孝宽,尉迟迥毫不畏惧,亲自披挂上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尉迟迥白发银须的形象一出现在战场上,立即引发了叛军山崩海啸般的欢呼,他们的战斗力大增,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府军。

一样白发银须的韦孝宽没有想到尉迟迥如此生猛,也没有想到刚吃了大败仗的叛军战斗力如此惊人,一愣之间,府军已经开始溃退,有点遏制不住了。如果照此事态发展下去,府军势必大败,尉迟迥可能就一举击败韦孝宽,最终失败的可能就是杨坚了。

但是,历史不是这样的。

就在府军开始溃败的时候,一个人勇敢、机智且毫无人道主义地站了出来,他的出现,使战场上的局势发生了根本的逆转。

这个人是宇文忻,韦孝宽帐下的七总管之一,传说接受了尉迟迥的贿赂的三位总管之一。

宇文忻看到府军向后败退,急中生智,对韦孝宽说:“事态紧急,看我用计破敌!”

宇文忻用计的对象既不是敌人,也不是自己人,而是战场上的第三方势力。

这第三方势力就是看热闹的人。

一般P民对于和平盛世都不敢离官府太近,何况战时,但今天,尉迟迥和韦孝宽的双雄争斗吸引了无数草民前来观战——当然,谁胜谁负和他们无关,他们关心的是好看不好看、过瘾不过瘾,以及有没有好处可拿——比如《悲惨世界》中滑铁卢战役中在阵亡士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