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好,都是我国忠臣啊!”
他万万没有想到,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忠心东岔河台汗国。
所有人都是贪生怕死之辈。
其实,他也不想死,更不想当什么苦役。
但是他逃不掉,因为他的身份注定了他必须留下来。
即便不想留,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
面对他的嘲讽,满朝文武并无一人不满。
如今命都快没了,又何必在意这些颜面。
当今之际,是抢夺出使的机会!
所以很快整个朝堂乱作一团,为了出使的机会直接上演了全武行。
而另一边,大明军队攻城掠地,势如破竹,但随着东察合台各地将领反应过来。
城墙开始被加倍的加固,原本数丈厚的城墙,直接被加到了十几丈厚。
这确实给大明郡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火炮长达一炷香时间的轰击,才能打开一条供大军杀入的通道。
虽说千炮齐发能够打破一条数步宽的通道,但朱棣深知老四的性格。
所以他不可能白白牺牲将士们的性命!
否则的话,恐怕他这边牺牲大了,老四那边就会强行下令把他掳回京城。
为了可持续发展,也为了自己能南征,朱棣不得不放慢脚步,等待后续火炮的到来。
一个月多后,远在顺天城的朱高烁得到了前线的捷报。
“这东察合台怎么如此没有骨气?”
他心中疑惑万分,毕竟在他的观念里,此地百姓还是有些硬骨头的。
礼部尚书似乎是看出了他的疑惑,连忙拱手说道:“启禀皇上,东察合台是前元余孽,自从盘踞西域以来,对当地百姓豪取抢夺,视之为牲畜。”
“再兼之我大明对苦役的待遇丰厚,所以东察合台的将士不肯用命,实在正常。”
听到他的解释,朱高烁才终于恍然大悟。
东察合台贵族与百姓之间矛盾重重,早已埋下了地雷。
若是没有大明进攻,他们用上百年来消化融合,或许还可以存在下去。
但如今大明军队一到,以往的矛盾就瞬间凸显了出来。
不过东察合台的发展虽然出乎朱高烁的意料。
但他却并没有停下工部打造火炮的进度。
毕竟早一点拿下东察合台,老爷子也能早点回京城。
就算是再北伐,也不过是捎带脚的而已,浪费不了多长时间。
不过朱高烁觉得老爷子的北伐之旅恐怕要成为泡影了。
锦衣卫和东厂的人一路向北至千里,竟然只发现遍地鞑靼瓦剌百姓的尸体。
至于他们的部落族群,完全不知所踪。
“这鞑靼瓦剌之中有能人啊!”
他不得不承认,鞑靼瓦剌之中必然出现了一位枭雄。
不仅清除了搬迁路过的踪迹,甚至还能驱使所有人搬迁。
实在是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