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行七人赶到了卫国京都鄞州城。
鄞州城不愧为京都,城门都比别处的多,共有十二个城门,住居中央的是内城,内城最中心的便是卫国的皇宫,宫墙高筑,殿宇轩昂;在皇宫的边上是祖庙,祀神用的社,还有就是官卿大夫们的府邸和给外国使臣居住的驿馆,以及藩王们在京城的别院。
外城纵横交错的街道,井然有序的分布着民居,商铺和酒楼客栈,还有男人最喜欢的青楼。城池雄伟,可见卫国国力之强盛。
穿过外城,一路向楚王在京城的别院走去,院外重兵把守,两灯气死风的大灯笼悬挂在门的两侧,把方圆几尺之内照得如白昼一般。七人翻身下马准备进去,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穿着锦服的男子,眉眼之间与李瑀有三分相似,只是少了李瑀儒雅之气,多了几分酒色之气。
锦服男子看清来人,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之色,“四哥,你终于回来了。”
易君苓见他唤李瑀为四哥,知道又是一位龙子龙孙,李瑀冷笑一声,“五弟对我回来为什么这么吃惊?”
锦服男子笑道:“四哥这话,小弟可一点都不明白,这位头戴斗笠的女子,难道就是楚王丢失了十六年的女儿?只是为何蒙着面,难道丑陋的无法见人?”锦服男子站在台阶之上嘴角带着一丝讥笑。
李瑀面露不悦,“她得确是楚王叔的女儿,天已经这般黑了,五弟不在家中陪弟妹,还在这儿守着,真是尽职尽责。”
“小弟是皇命不敢违,不得不如此,只是四哥你这回私自离京,父皇可是很震怒,四哥,可要想好说词,明儿好在父王面前说道说道。”锦服男子有点幸灾乐祸的样子。
李瑀剑眉微皱,易君苓轻轻的扯了一下李瑀的衣角,李瑀侧身看她,易君苓轻轻的摇了摇头,向前一步,福了福身子,“小女子见过王爷,王爷万福。”那声音娇柔欲滴,听的人骨头都酥了,不但如此,易君苓还将斗笠摘下,露出绝色容颜。
锦服男子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他一向好渔色,家中姬妾成群,美艳动人,可今日一见易君苓,才知家中那些姬妾与之相比有如粪土,但见她肌肤胜雪,娇美无比,容色绝丽,秋波流转,一时看呆了。
易君苓提起罗裙,拾阶而上,站到了锦服男子的面前,锦服男子两眼色迷迷的盯着易君苓,“你真是楚王叔的女儿?”
易君苓笑靥如花,手轻轻的将晚风吹落的长发挽回脑后。“当然是真的,我叫李璇,好听吗?”
一股淡淡的香气随着晚风飘来,锦服男子长长的吸了口气,嘴里念道:“好听,真好听。”往前凑了一步,似乎想多闻一点香气,李瑀等人心中大怒。
笑靥如花易君苓这时突然俏脸一沉,冷哼一声,“晚了,你该睡了。”话音刚落,锦服男子就软软的瘫了下去,那些护卫一惊,拨出刀拥了过来。
“退下。”李瑀喊道,一个纵身站到易君苓身边护住她,众护卫好敢与他作对,无奈只能退开。
周疾风站在下面哈哈一笑,“羽烟,你给他下什么药了?”
“没什么,就是一点千里飘香,可以让他睡上三天三夜,看他再幸灾乐祸。”易君苓轻描淡写,不以为然的道。
李瑀强忍住笑,吩咐那些护卫,“来人把齐王送回府去。”温柔的对易君苓笑道:“羽烟我们进去吧,王叔他们肯定都在等你。”
[正文:第二十七章 温馨的团聚]
青苔幽绿,走廊回旋,朵朵鲜花在晚风中摇曳生姿,散发着浓浓的香气,“刚才那男人是谁?”易君苓低声问李瑀。
“我五弟,齐王李珪。”李瑀回答道。
大厅内布置古朴典雅,与荆凤城里的金碧辉煌相差很远,可见李泾是个很聪明的人,“璇儿,我的璇儿。”王妃一见易君苓,不顾一切的起身扑了过来。
易君苓快走几步,扶住她,“娘,你还好吗?”
王妃落泪,“娘,妹妹回来了,你怎么反而哭了。”李琂走了过来,他身后跟着两个模样相同的俊雅男子。
王妃拉着易君苓的手道,“璇儿,这是你二哥李琤三哥李瑭。”
穿白衣的李琤笑道:“娘和大哥天天念叨妹妹,今天总算见到了。”
易君苓咯咯笑道:“有没有大失所望呀?”
李琤爽朗的大笑道:“是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一见才知道大哥的嘴真笨。”
易君苓小嘴一蹶,道:“二哥真不会夸人,你应该说我家妹妹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美丽不可方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