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这样表现出来的效果更加鲜明。
丁灵结合这个思路,想了一下,“那我可以请胡同里一些邻居客串,每个情绪演一小段情景,视频到时候将做五味餐食的镜头,和这些情景串联到一起,最后再展现所有人聚在一起享用美食的画面,寓意五味杂陈,皆是人生。”
“就是这个意思。”
宋熙和觉得丁灵是那种一点就透的学生,他不需要插手太多,只要适时地提出一点小建议,“你可以先写一份剧本,每个情景只需要一两句话,我们头两天先拍这个部分。之后的重点,还是放在拍摄食物上。”
“好,那我这就回去写!”丁灵干劲十足。
宋熙和鼓励了一句,“加油,我就等着看你的成果了。”
丁灵效率很高,到了下午,就整理好五个小故事。
这是丁灵第一次写剧本,担心表达得不够明确,每一个动作都写得十分详细,写完后传给宋熙和。
宋熙和没对剧本内容作出点评,只说让她找好参与拍摄的“演员”,第二天一早,先从第一个故事开始拍起。
丁灵找的都是胡同里的邻居,第一个故事是一对热恋的情侣领完结婚证回来,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正巧胡同里王阿姨家的女儿女婿,前两天刚领完结婚证,听了丁灵的邀请,很愿意本色出演这一对角色。
王阿姨和她丈夫,也同意出演第二个故事中为生活琐事争吵的中年夫妻。
第二天可以直接开拍。
丁灵本来还担心拍出来会不自然,宋熙和一来,却将问题彻底解决。
他先对王阿姨的女儿女婿说,“你们不需要想着剧本,只要想着领完证那天高兴的心情,挽着手从胡同口走进来。”
接着又对王阿姨两口子讲,“您就假想,您做了一桌子饭,临到吃饭的时候,您爱人却说要出去跟朋友喝酒,您生气吗?”
王阿姨自我代入一下,那个火儿一下就上来了,“他敢!看我骂不死他!”
“对,就保持这个状态。”宋熙和用镜头记录下,发火这一瞬间。
每个故事选用到正片里,大约只有五到十秒的镜头,宋熙和每条镜头多拍了两遍,一上午就顺利完成了前两个故事。
下午的三个故事,丁灵请了李奶奶的儿子,还有朱爷爷家的孙子,以及他的一些小伙伴,现在时间还早,“先上我家吃个午饭吧?”
宋熙和将相机一收,跟在丁灵身后,回了丁家小馆。
丁兴海知道宋熙和是来给女儿帮忙的,比上次更客气,“小宋,快坐,我熬了你爱喝的番茄疙瘩汤,你先喝着,我再做几个简单的炒菜。”
丁灵跟进厨房端菜,除了那一盆番茄鸡蛋疙瘩汤,还端了盘清热去火的凉拌苦瓜。
她这两天正好在琢磨拍摄要用的菜单,“我觉得要有几道比较突出味型的菜肴,苦瓜可以算一道,甜我想用夹沙肉,咸就用火腿或者腊排骨,辣和酸还没有想好,能选的范围太广了……”
“辣子鸡和酸菜白肉怎么样?”宋熙和提了个建议。
“这两样我都没做过。”想到之后还要拍厨房的镜头,丁灵说:“家里就有现成的酸菜,要不我现在试一试?”
说干就干,丁灵先把两样菜用到的食材准备出来。
宋熙和则在旁边架好相机,“我先拍一些素材,没准剪片子时能用到。”
辣子鸡最好选用的是鸡腿肉,有的地方为了吃起来方便,会给鸡肉剔骨,丁灵却觉得带着骨头的肉更香,不过切块时要小心,尽量一刀切断,避免产生多余的碎骨。
好在她的力气比一般人大,这点事难不倒她,厨房里很快响起“哐哐”的剁肉声。
腌渍鸡肉的时间,丁灵刚好用来处理酸菜。
家里的酸菜是丁兴海整坛子买来的,酸味非常够劲儿,做之前需要先冲洗几遍,把多余的味道洗掉,然后再拧干水分,切成细丝。
五花肉泡掉血水,煮熟后切成大片,丁灵将酸菜炒出香味后,就把肉片加了进去,加水小火慢炖。
这会儿功夫,鸡肉也已经腌好了,过油炸成金黄色后,再加上辣椒等调料翻炒一下,就能出锅。
这两道菜的调味都很简单,突出的就是酸菜的酸,和辣椒的辣。
正好契合主题中的“酸”、“辣”两味。
“味道很好。”宋熙和不敢多吃辣子鸡,对那道酸菜白肉情有独钟,用酸菜汤拌米饭,难得地吃干净了一整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