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的意见后,同这几只小妖商量好,又在这几只小妖的同心协力帮助下,找来了一些能够救援的东西。
准备好了,这只乌鸦,就带领着这几只小妖,拿着去救助神棍的东西,摆出一副胜利在望的架势,来到这个洞穴前。
这只乌鸦,在河底洞穴口边,对这几只小妖精心安排:“你们几个小妖,现在就把咱们一起找来的这些藤蔓,连接在一起,把连接好了的藤蔓,一头拴在这棵大树的树干上,你们几只小妖,就在拴着藤蔓的大树下等待着,等我乌鸦,把这另一头的藤蔓送进这个河底洞穴里,然后,听我的口令。”
不明白真相的一只小妖,走过来,往洞穴里看了看,看到的却是一个凡人,感觉到非常不解其意,看了看这只乌鸦,问这只乌鸦:“你这只乌鸦,不是一只魔吗?难道你做这些,是为了救出来,在这个洞穴里的那个凡人?你不会是说,这是真的吧?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不加掩饰的这只乌鸦,爽快地进行回复这只小妖:“是真的!这有什么不对的吗?有什么不可思议的?我是一只魔,这也不假。难道,一只魔就不能够救助一个凡人吗?我做这件事,你这只小妖,有些不同看法?”
不能够理解的这只小妖,直截了当地问这只乌鸦:“有的,小妖我很是不明白的,感觉到太不可思议了?就是你这只魔,怎么会心生怜悯,同情一个凡人,为一个本性完全不一样的凡人,尽心尽力地做着救援。这不是失去了一只魔的本性吗?还对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凡人,一反常态地进行帮助,这个举动,让小妖我感觉到实在是不可思议。你们都是阴暗中的生灵,也是邪恶的产物,你和我都应该是没有人性,没有同情,没有向往,没有追求和希望的妖魔。我们妖魔的共性,是残忍,是血腥,是阴暗,是邪恶。是以对待仇视为美好,是以向往丑恶为目标,是以追求自我享受为目的,是以自我的贪婪为骄傲,是以自我的欲望为索取。你这只乌鸦,本来就是一只魔,为什么会一反常态地,要帮助这个洞穴里的那个,跟咱们妖魔,所有一切都截然相反的凡人?咱们不把这个洞穴的出口堵死,让她永远留在那里自消自灭掉,就算是恩赐了那个,在这个洞穴里,无法脱身的凡人了。乌鸦,我这只小妖说的,是与不是呀?”
其实也明白这些道理的这只乌鸦,知道自己是一只地地道道的魔,可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帮助在洞穴里的这个凡人。自己的解释就是,因为,这个凡人,在自己离开驴宝宝,去寻找河底洞穴里的出口的时候,是这个凡人,抱着驴宝宝,看着驴宝宝,照顾驴宝宝,还哄驴宝宝开心,没有让驴宝宝,自己在这个阴冷黑暗的河底洞穴里,感觉到害怕,感觉到孤单,感觉到有危险,受到什么样的伤害,生命上受到危机......
就是因为这些,这只乌鸦自己才一心想帮助这个凡人,是想用帮助这个凡人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凡人的感激之情。
在这只乌鸦的心里,把自己为什么要搭救这个凡人的原因,早就已经定位好了。
所以,说出来的话,就会条条是理,这只乌鸦,提了提自己的嗓子,理直气壮地教训这只小妖:“难道,我这只乌鸦,还不知道自己是一只魔吗?难道,我这只乌鸦,做什么,怎么做,还需要你来管吗?魔是什么本性,还用你来说?今天,我这只乌鸦,受了这个凡人的帮助,就必须得帮助她脱离困境,来进行报答。这就是那些所谓的正义之族的生灵们,所说的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的名言。”
根本就不想招惹这只乌鸦,这只小妖心知肚明,知道这只乌鸦,虽是一只魔,却还没有一只魔那么的阴险毒辣,就这只乌鸦的这种行为,一定是被什么仙家的仙能给侵蚀了。要不然,是不会做出来这样的愚蠢至极的事。算了,自己是前来帮助这只乌鸦的,就别再自讨没趣,要是在无形中,招惹了这只乌鸦,那可就是,费力不得好。
满心不能够理解的这只小妖,只好放弃对这只乌鸦的劝解,情不自禁地嘟囔:“这真是,世风日下,魔德沦丧,魔心不古,世态炎凉啊!小妖我是弄不懂,看不清啊!弄不懂,看不清,干脆就不用弄吧,不要看算了,瞎操心没有意义。本来小妖我,就是过来帮忙救人的,让救,就救呗!”
嘟囔完,这只小妖,看了看跟自己一起过来的的小妖们,开始指挥:“你们两个,用手抓住,咱们栓在大树上的藤蔓,准备好了,等待着乌鸦,把这一头的藤蔓,送到这个洞穴里,等这个洞穴里的那个凡人,把藤蔓系在自己身上后,咱们几个一起用力的往上拉,一直到把这个洞穴里的那个凡人,给拉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