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是蔡瑁,至于蔡瑁如此行事的心思是为何,张肃遣回的信使有过说明……蔡瑁不想你回到荆州,以免你回到荆州后,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所以索性将你的家人放出,由着张肃带回汉中,让你得以安心待在汉中。”刘璋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剥开了蔡瑁暗藏的想法。
文聘轻叹一声:“蔡中郎将打的好算盘,如此的替我着想,他日聘必当报之。”
这番话寻常人听了,还以为文聘是想报答蔡瑁,可听入刘璋耳中,他知道文聘和蔡瑁之间,将有解不开的仇怨了,蔡瑁为一己之私,贪功委过,逼得文聘游走他乡,不得返回故土,仇怨已深也。
刘璋双手一拍案几,他豪言道:“且不去谈蔡瑁那等小人,谈多了只觉口臭……今日我来此,除却告诉仲业你这一桩喜事,还打算看看仲业你督练士卒的成果。”
“明公稍坐,聘这就去聚拢诸军,为明公演练一番。”文聘立即起身,一声通告后就踏出大帐,随即从帐外便传来了震耳欲聋的鼓声。
不多时,诸军聚拢成型完毕,刘璋立于点将台上,见着文聘指挥台下的士卒操练,士卒随着文聘手里的令旗一动,或是向前进军,或是往后退兵,偶尔左右交叉,掩映着冲杀,而阵型却是极为稳固,没有松散的踪迹。
点将台上,刘璋面色上挂着微笑,以表示他的心情很是不错,对文聘督练士卒的结果很满意,虽说台下的士卒只是演练基础的前进后退,左右遮掩,比起现代化的军队简直如一个孩童一般。
但时代就是如此,封建时代,士卒能做到听号令而行,行进中阵型不散,已是算得上一支很不错的军队了,刘璋并不会因为见过真正的现代化的军队,就对文聘督练结果不满意,对于封建军队,他的要求并不高,他也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去堆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善,大善。”刘璋抚掌,向着演练完毕后朝他征求意见的文聘说道。
听到大善二字,文聘面露喜色,他也没有去谦虚什么,毕竟训练士卒是他拿手活,他有这个自信,他训练出的士卒对得起刘璋口中‘大善’的夸赞。
“聘得明公拔擢,无功而为校尉,常有羞愧之心,今日士卒督练有成,愿领兵出战一方,立下一二战功,方不羞校尉二字。”文聘趁着刘璋开怀,他拱手请命道。
刘璋摆了摆手:“仲业不必如此,你有这份求战之心很好,只是眼下寒冬时节,没有什么战事,还需等上一些时日,这段时日你可好生督练士卒。”
听着刘璋的话,文聘却是没有应下,他询问道:“听说吴中郎将眼下正欲征伐盘踞在仇池山的氐王杨腾,聘愿领兵前往武都,至吴中郎将帐下,为明公拿下仇池山,擒杀氐王杨腾。”
“是有这么一桩战事,……吴子远以氐王杨腾言辞悖逆,并羞辱了他遣送到杨腾处的使者,已是请命领兵征讨杨腾。”刘璋肯定着文聘的话,但他依旧拒绝了文聘:“只是吴子远大众已经动身,卿现下赶赴过去,若是我料想不差的话,只怕卿赶到的时候,仇池山已经拿下,氐王杨腾已经授首。”
……
仇池山。
天空放晴,正适合登高远眺。
氐王杨腾立身于山头之上,他举目远眺,看着于山下安营扎寨的蜀军,他顿时明白了吴懿前面派遣使者到他这里,以及使者态度强硬、羞辱于他的缘故。
“使者方去,蜀军便至,可知吴懿小儿是早就做好了准备,欲攻伐我仇池山。”
杨腾的儿子杨驹虽是年少,但身形已是健壮,眸子里更是不时有精光流过,他点了点头道:“父亲说的不错,以今日的局势看来,吴懿根本就没有同我们商谈的想法,吴懿之所以派遣使者来到我们这里,并言辞强硬,羞辱于我们,不过是为了让我们驱逐使者,他好有个动兵的由头,来攻伐我仇池山。”
“这些汉儿就是奸诈,贪图我仇池山,直言便是,反而行这般下作的手段。”杨腾面露不屑,他倨傲的说道:“可惜吴懿的算盘打得好,却是没有什么用处,我仇池山四面绝壁,上山的路不是那么好走的。”
依仗仇池山的险要,杨腾对山下的汉军视若无物,他打算坚守山头,不轻易出兵下山,就此拖到吴懿粮绝军退,让吴懿知道他仇池山难下,不敢再引兵前来。
杨腾从山上往山下看,山下同样有人在抬头举目往山头看去。
吴懿同法正二人,趁着士卒安营扎寨的空隙,骑着马绕着仇池山侦查起了地势。
为将者,不通地利,是庸才也。
只是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