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开场白。
郭嘉面色含笑,他追加了一句:“非止于此,乌桓大人难楼与苏仆延为袁军先锋,而二人皆为我军所杀,斩将之威,当是令黎阳的袁军闻之震骇。”
“嗯。”曹操面上倒是无有几分笑意,他只忧心接下来的时局:“以卿等之见,白马城可否守之”
“不可。”郭嘉应声作答道:“若是留兵据守白马城,多留兵则粮草不济,少留兵则为袁军所擒也,况乎白马城左近,地势通达,乃是骁骑驰骋所在,而袁军有骁骑万余,可隔绝内外,能使我等得不到白马城的消息,即不得通消息,也就没有里应外合的机会,留兵无益也。”
“依奉孝之见,不守白马,引军而去”曹操追问了一句。
“然也。”郭嘉肯定了一声:“白马不可守,当拨出白马守军及城内士庶,坚壁清野,以遗袁军。”
……
黎阳,袁军大营。
“有曹军杀至白马”袁绍面露惑色,前面不是说曹军准备偷渡延津吗怎生现在有曹军出现在白马。
没有疑惑太长时间,袁绍想起了田丰的进言,曹军于延津渡河的姿态,不过是伪饰尔,实际上曹军的目标是解开白马之围,之所以在延津做出一番动作,乃是为了引走他营中轻骑。
一念至此,袁绍急忙下令道:“速速召回颜良、文丑,让他们直接转向白马,前去救援难楼和苏仆延……”
下发救援的命令后,袁绍起身踱步,不到一个来回,他又下了一道命令:“着令张合、淳于琼二将领精锐步卒往白马城一并救援。”
接着袁绍继续踱步了起来,他忽的叹息了一声,其中带着痛恨的意味,原本田丰已经把正确的选项摆在了他的面前,但他因为心存犹豫,没有及时的更正人马的调配,导致难楼和苏仆延陷入险地,却是悔之晚矣。
逢纪瞧出了袁绍的悔恨,他连忙劝解了一句道:“明公,难楼和苏仆延所统胡骑,乃是乌桓中的精骑,其众至五千余,而曹军中断不会有这么多的骁骑,也就很难击败难楼和苏仆延。”
“兵势一交,实难分解,一天之内断难分出胜负,此刻派遣援军前去,说不得能在乌桓和曹军缠斗之时,侧击曹军,大胜上一场。”
撇开袁绍中了曹操声东击西的陷阱一事,逢纪言语中,只在往好的方向展望,借以宽慰袁绍心中的暗自悔恨。
袁绍颔首,目光中带着一抹希冀:“希望如此。”
座下田丰闻言,他口舌翻动,欲言又止,在他看来,曹军即是做足了准备,袭杀难楼和苏仆延的必然是精锐中的精锐,而乌桓素来散漫,一时不慎,为曹军所趁,只怕会折损不少,说不得会有一场大败。
乌桓胡骑作为南下先锋,先锋遇挫,于军心士气必然不利,这都是可以预见的。
事已至此,田丰自知说些什么也是无济于事了,于是他闭口不言,与此同时,他心中有一二冀望,希望难楼和苏仆延不要败的太惨。
该派遣的援军已经派遣了,袁绍按捺下焦躁的心绪,坐等起了最新的消息。
不多时,一道身影踏入大帐,通禀起了难楼和苏仆延的消息。
“明公,难楼和苏仆延二位乌桓大人,为曹军轻骑所趁,苏仆延临阵被杀,难楼奔走逃窜,不得生机,亦是为曹军所射杀。”
“嗯”袁绍不自禁发出讶异的一声。
对于难楼、苏仆延所统率的乌桓胡骑,同曹军轻骑的战斗结果,袁绍有过很多的推测,有两军缠斗,一时间难分胜负;有乌桓猝然撞上曹军,有所惊骇,为曹军小败;再有就是难楼和苏仆延大发神威,拿出蛮夷悍不畏死的劲头,逆战击破曹军。
可袁绍的诸多揣测,眼下却是一一落空,传令官带来的结果,是他不敢置信,也从未想过的结果。
堂堂的乌桓大人难楼和苏仆延,竟是为曹军所杀。且知道乌桓胡骑为天下名骑,往来飘忽,难以追击,难楼和苏仆延就算败了,也当能逃出生天才是,未料到其二人竟是落得身死的下场。
袁绍俯身,满是疑惑的问道:“曹军轻骑有几许人,统兵之将是何人难楼和苏仆延是为何人所杀”
面对袁绍一连问出的几个问题,传令官不敢迟疑,他将所知晓的消息全盘抛出:“据逃到北岸的乌桓胡骑讲,曹军轻骑约有千余,至于统兵之人,观其旗号,一为关姓,一为张姓。”
“苏仆延为关姓将领临阵所杀,难楼为张姓将领一箭射杀,此外据距离苏仆延相近的胡骑所言,关姓将领面赤、丹凤眼,单骑驰入,一招就杀了苏仆延,神威无二,有万人敌的风采。”
“关、张”袁绍目视一众谋士,希望谋士能给出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