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清明上河图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拟诏

第一百一十八章 拟诏

细查察上京动向以朕细观主战地宗弼等人长年在外带兵主和诸人虽然得合刺信任却多半留驻上京手无兵权。若宗弼悍然政变或是挟持合刺则必能瞬息重夺大权。此人性格坚韧强悍临机战阵也多能随机应变调兵遣将亦是人才虽较完颜宗瀚等人远远不及亦是金人中少有的雄杰若此人得势则必定以举国之力向我虽然不必惧他总不如对付别人顺手。”

赵桓长篇大论费伦听的极为仔细待听到赵桓吩咐注意金国上层情形时他却不禁面红过耳。这两年时光虽然努力改革加强行人司的作用甚至用收买渗透等办法收买了金国上层中大量的契丹和汉人官员所得消息甚多不过若想真正介入女真贵族之中在万户以上的贵族家中安插耳目委实是太过困难现今行人司所得消息仍然多半是来自中下层官员及道听途说只有将无数条消息归总综合加以区分之后才能得到几条真正有用的。

赵桓看到他脸色知道这心腹爱将心思原要安抚几句却因此事太过要紧便也置之不理只望对方在压力之下能更加用心才是。

待费伦转身折出之后赵柜连日阅兵原也是极为疲惫却正值岁末不但政事繁芜种种官样文章亦较常日为多只得强打精神支撑。

待到正月除了政务之外还有诸多赏赐灯会游玩家宴等务若不是内宫多了一个皇后使得他少烦劳一些却是差点儿支持不下来。

与将大半的政事交给两府处置的北宋诸帝不同赵桓基本上事必躬亲韩肖胃自回长安后与翰林学士王用诚一起担任知制诰每日出地诏书由数十道至上百道甚至常有皇帝亲自过问某一州府政务的情形生这就使得这些原本是清要显官的职务显得繁杂劳累王用诚年轻而且文思敏捷韩肖胃虽然学术精纯在措辞诏书的时候因为性格因素总是瞻前顾后不敢轻易下笔这就使得他每一诏书都需耗时很久常常有皇帝吩咐下来韩肖胃便得彻夜赶工的情形生。

这一日他却又是赶了个通宵临行之际却又想起给李显忠的诏书尚未写完只得临行折回展纸细思良久方落笔写道:“敕某尔方年少却能武艺精强而深知兵法才能之异志力之强亦足以观矣。今命尔宣抚诸戎可便宜行事莫负朕望。”

这个任命含糊其事甚至没有具体的官职昨日收到皇帝手札却与现在拟就的诏书差不许多拟诏也不过只是走了个过场罢了。

韩肖胃摇头苦笑自觉有些难堪。事情太多太繁也还罢了象这种含糊其辞的诏书依着以往的旧例知制诰是可以拒绝拟诏的。

甚至如果任命不符命知制诰的心意都可以断然拒绝拟诰而皇帝和中书也绝无办法强迫知制诰草拟不合心意的诏令。

而到得今日此时虽然制度没有大的改变而以赵桓的威权日重两府中唯一能挺着腰身与皇帝说话的李纲仍在襄阳主持军政事物其余诸多相公都依命承旨行事象前朝那样与皇帝对喷口水的事今时此日是再难生而自己一个知制诰又如何能扭的过这大局?

他满心别扭的收起诏书待到了自己衙中后便命吏员将拟好的诏书分别传。待到中午堂馔之后却听得皇帝召见便又急忙往着宫中而去。

处置完郓王与肃王的事将此次还返长安的宗室亲贵们安顿下来赵桓只觉头大无比。【】这些人不比寻常官员不能以常法来处置。

在古代中国任何事情都脱不得纲常礼教的范畴。赵桓现下所有的改革对旧制触动很大不过还只是涉及技术层面而不是与儒家以礼法德教治国的核心为敌。若他敢胆如此便是手握军权的皇帝也会闹个众叛亲离最终以失败收场。

王安石改革还是神宗皇帝大力支持君臣有如师徒相敬互爱竭力协同最终身死法灭司马光变革神宗元丰所有新法悉回旧制甚至最终以新旧两党划分党派两派争斗不息一直到东京城破而止。

赵桓现在所有的改革比如裁撤州县合并官署减冗员冗兵冗官加强中央集权以考成法考核官员政绩都在士大夫涮新改良政制的接受范围之内。固然因为诸多举措而得罪了大批官绅却也有相当数量的有识之士支持。若是在根子上触动整个制度和儒家治国的基础最少在当前这个阶段不是明智之举。

所以以儒家亲亲之义来说对太上皇赵佶郓王等亲王的处理就使得赵桓颇费心思甚至影响到整个战和大局。

与勾心斗角的政治角力相比对整个军队的控制及与武官们打交道则是赵桓自内心的喜欢并自愿投身其中。

靖康六年年末因天下无事特意校阅大军。远自川中荆襄潼关河中太原各地纷纷派遣精锐禁军至长安禁军五十万人连同原本的陕川宋军集结在关中的已经接近三十万人除了岳飞与韩世忠几部主力不动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