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考题,是谁出的?给我好好的查!”
从大街上回到家里后,朱文正便大声的嚷嚷了起来,从应天府衙到自己家,他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提着裤子走的,那感觉,不亚于当街裸奔,这让朱文正这个爱面子的大老爷们儿,真的有些忍不了这种感觉
“大都督,那字迹我看了,是您府中张小娘子的笔体,您看,这个……”
一听是张月茹干的好事儿,朱文正刚刚还雄起的小脾气,瞬间就蔫儿了,没办法,这位姑奶奶,他可惹不起呀!
“算了!考题多样化,那也是我的初衷,虽说这考题玩的有点过,但为了国家,本都督可以忍!”
刘五三听到朱文正这么说,瞬间就觉得自家大都督那英雄伟岸的形象,在自己的心里,更加高大,阳光了起来,将面子找回来后,朱文正喝了口茶,随后,他靠在椅背上问道
“北伐大军,最近怎么样?”
听到这话后,刘五三赶忙说道
“征虏大将军徐达,日前已从陕西栎阳一带,退回开封固守,征南将军汤和的十万兵马前日攻破蓟州后,还在继续向前推进!”
徐达分兵的事情,朱文正是知道的,可他对徐达这突然回师开封的举动很是不理解,站在家中的沙盘前,看着敌我分布的态势,他有些不解的自语道
“这仗,徐达不应该这么打呀!”
分兵为的是不免受张良臣抄后路的两线作战,可现在,退回开封的话,那不是前功尽废了吗?
以徐达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来看,这绝对不是出自他的本意,可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朱文正想了半天,也没弄明白徐达的打法,不过,他看着沙盘上的形式,却有了自己的想法,于是,他拿起笔墨,便开始在纸上唰唰点点的写了起来,这一写,便到了傍晚时分,期间施耐庵因为东厂的事情来找他都被刘五三给拦在了门外
“刘兄,大都督这是在里面弄什么呢?”
等了许久的施耐庵还是没忍住心中的疑惑,看着施耐庵有些焦急的样子,刘五三笑了笑说道
“大都督听说了北伐大军回师开封的事情,似乎想到了什么,这不,在里面奋笔疾书,为的就是这事儿”
朱元璋组织大军北伐的事情,施耐庵那是听说过,而他作为朱文正的幕僚,这军中消息,他自然也不陌生,稍微回忆下近几日送来的军情快报,他便明白了一切,于是,他对刘五三说道
“让大都督停笔吧!此次北伐,能收复山东,河南,已经算是不错了!我估计,最多再有两个月,王爷就会命令北伐大军停止进攻,固守现有疆土!”
施耐庵的这句话,恰好被刚刚停了笔的朱文正听到,他拉开门朗声说道
“停?为什么要停?在我看来,不但不能停,还要继续打下去,与其分三次五次进兵,不如直接犁庭扫穴,如同秋风扫败叶一样,直接将鞑子赶回到草原上去!”
看着满脸兴奋之色的朱文正,施耐庵苦笑一声,随后郑重的对朱文正说道
“大都督,不停是不行了,山东今年遭遇旱灾,兖州所产的粮食不足往年四成,浙江湖广虽说富庶,可却山多田少,根本无法长期供应大军的开销,征虏大将军收复河南后,并没有缴获一粒粮食,反而是给咱们增添了数十万的灾民,这都是不能再打下去的理由!”
这番话,在此刻,那可谓是人间清醒之言了,经过施耐庵这么一说,朱文正心中刚刚燃起的战火,也瞬间熄灭了,粮为民之本,也为军之心,如果后勤供应不足,前线的确是无法继续进行作战的,可随即,他又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汤和的兵马都已经攻下蓟州了,只需要再向前一步,就可以直取元廷大都了,这个时机,太可惜了!”
看到朱文正满脸可惜的样子,施耐庵也是叹息一声道
“军中粮草告急的文书,已经到了,蓟州到大都,虽只有二百余里,但在这二百余里上,元廷已经是布下重兵,准备来一场旷日许久的大决战了,这种仗,咱们现在打不起呀!”
施耐庵这话,朱文正非常理解,三十多万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数量,那就是个天文数字,他执掌大都督府,岂能不懂军中无粮,便要生变的道理,看着施耐庵递来的告急文书,他仰天长叹一声
“苍天不开面儿呀!如果再让大军有一个月的粮,我就可以攻下大都,收复这从汉人手中丢失了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可惜!可惜啊!”
见到朱文正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