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备秦军出现在义渠战场。”
就是那个道理。
直至秦军的踪迹被找到之前,属于什么都有可能,甚至可以是秦军虚晃一枪又跑回“冀”地去了。
对抗这种事情,历来就是有算谋胜,一点点小疏忽可能满盘皆输,多想一想再多作几套预备方案最为稳妥。
“只要……,能够将出来的秦军消灭,我们就抓住彻底消灭秦国的机会了。”楼小白说道。
楼令说道:“也可以将残存的秦人继续驱赶向西。”
让秦人成为开路先锋,楼氏再尾随向西扩张?这种策略在占领秦地之前,楼令已经有所设想。
既然秦廷愿意主动西迁,他们在面临灭亡危机的时候就会愿意继续搬迁,真的可以让楼氏拿他们当开路先锋使用。
西汉期间的汉帝国,其实也可以拿匈奴人当开路先锋使用,可惜的事情是汉帝国内部问题比较多,收服南匈奴之后,驱赶走另外的匈奴,没有继续向西扩张。
历朝历代都有类似的机会,尤其是汉唐两朝。
唐朝倒是有抓住机会,追着突厥人一直打到西亚,只是跟阿拉伯等势力碰撞之后,后勤线着实是长得夸张,无法继续向西推进了。
楼令觉得自己只是想要提前入侵西域,争取掌控下来就好,没有越过西域继续向西扩张的野心。
西域好不好拿?从西汉开拓到西域,历朝历代对西域的用兵规模以乾隆时期最为庞大,一段时间的驻军规模超过二十五万;汉唐在西域的驻军规模就没有超过两万。
说得是打下之后的驻军规模,不是攻打期间的用兵规模。
汉宣帝时期,派遣蒲类将军赵充国率十五万步骑及五万西域联军攻打匈奴,这是西汉对西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之一。
天宝年间,安西、北庭两都护府总驻军约四万四千人(正规军练二万四千和北庭两万),但实际控制西域时还整合了当地小国军队和羁縻政策,总动员兵力可能超过十万人。
当然了,每一段时期都有属于它的现实情况。
距离楼令最近的汉宣帝时期都相隔着将近六百年,距离唐玄宗就更加遥远了。
春秋时期,哪一个异邦都很弱小,最为强大的东胡只配去跟燕国玩耍,燕国都不用有晋国的军事实力,换成齐国会将东胡碾压得稀碎。
进入战国时期,赵国不止压着匈奴和月氏打,还抢夺了河套的控制权;秦国在一统之初,蒙恬率军北上重创匈奴,恢复了阴山以南的统治。
轮到进入西汉,起初新生的汉帝国被匈奴压得抬不起头,到汉武帝喊出“寇可往,我亦可往”之后,汉帝国直至汉宣帝年间才初步解决匈奴的祸患。-s?o,e¨o\.!i\n!f.o,
隋文帝时期,隋帝国全面压制突厥;唐初的突厥一支就可以逼迫李二凤签订“渭水之盟”,只是三五年后唐帝国全面反击,很快形成了对突厥的整体战略优势。
说那些,特指的是谁都在进步,互相的实力也不是一成不变。
西域那边的文明怎么产生,没有人去专门研究和总结,能够找到的痕迹就是西域是在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初期碰撞下,导致当地出现了次生文明。说难听点,也可以称为杂种文化。
听说过巴克特里亚这个国家名字的人可能不多,他们便是一个希腊化的国家,栖息在药杀水的上游。而药杀水从名字就能知道是哪一个来命名。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希腊化的巴克特里亚位处中亚,他们跟西域列国是邻居。
楼令可以笃定一点,既然诸夏周边的各个异邦那么落后,西域那一边不会高级到哪去,日后的西域扛不住汉帝国和唐帝国,对上挥师数万的楼氏一样不可能挡得住。
啊?
楼令竟然想着要挥师数万入侵西域???
需要知晓一件事情,匈奴跟西汉可以打那么久,西域这一片区域可谓是对匈奴功不可没。
简单来说就是,匈奴一直在吸西域的血,用来跟汉帝国打持久战。
固然是匈奴人打不过太会躲,可是西域真的就是一直在给匈奴输血,那一片区域好像穷困不到哪去。
匈奴可以吸血西域,楼氏不行吗?
所以,出动数万兵力征服西域,不会让楼氏亏了本。
楼令到今年四十四岁,仍处在壮年阶段,并且身体健康得很,再活三十年不成问题。
无论分封之后的楼令亲自就国,亦或是留在晋王室,一概不会妨碍到指挥楼氏西进。
到那个时候,取决于是西域好拿,还是川蜀好拿,到底向哪一边先动手,将两个区域纳入掌控之下都会是楼令有生之年要完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