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重生,流金岁月 > 第275章 他呀,安市一中的

第275章 他呀,安市一中的

比如以推广收银软件为切入点,继而揽下维修业务。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修硬件费点劲,但装个系统做个驱动总是没问题的。

再不济,东大这边可以提供远程协助嘛。

等交道打的多了,彼此间信任建立起来了,再争取硬件更换、升级,甚至是装机业务就水到渠成了。

就这样,在一系列野望的加持下,东大学生会的积极性暴涨。根本不用曹君去求他们,人家只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就让收银软件在沈城全面开花。

又以沈城为中心点,联系周边,甚至更远地区的大中专院校,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以至于收银软件的装机量短时间内翻着跟头的往上涨。

到十二月中旬为止,已确定安装的网吧就逼近了三百家。按每家网吧三十至六十台电脑计算,装机量突破了一万两千台。

这还是数据统计不及时,另有一些十几二十台机器的黑电脑房没计算在内的结果。

如果全都算上,估计装机量没两万台也差不多。

然而,软件装机量的激增,不止没产生一分钱的利润,反倒带来了无数“麻烦”。

首先,越来越多的问题和BUG暴露了出来。有些是软件本身的问题,有些是机器配置太老旧,或者使用的盗版系统本身存在缺陷。

还有一些偶发性的各色问题,曹君和郭小涛也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

其次,随着软件扩散范围的增加,得到消息主动咨询的网吧老板也越来越多。而且,那帮人可不管什么白天还是晚上。

以至于工作室的电话和QQ,几乎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曹君先后雇过两个专门应付客户咨询的“接线员”,但眼下这年月除非是学计算机的,不然即便是大专生,电脑基础也差的不行,稍微复杂点的问题雇的人就无法解答。

来咨询的也都是些“小白”,问的问题五花八门,或者废话连篇,半天问不到点儿上。

雇的俩“接线员”一个实在应付不来,自己辞职不干了。另一个耐性不行,总跟客户呛呛,被罗一撞见后给辞退了。

所以,工作室特别缺人,缺有耐性,有表达能力,而且真正懂技术的人。

除了缺人外,还有一个问题。

装机量多了,网站的访问量和下载量开始激增。

尤其是罗一出主意搞得那个“网址之家”,因为绑定了客户机电脑的IE浏览器,每天都会带来巨量的访问量。

起初时一天几万次,后来三五十万次,再后来七八十万次,近几天已经破百万次了。

毕竟一万几千台,甚至两万来台电脑,上网的人每点开一次IE就是一次访问,这给之前买的那台小服务器造成巨大的压力。

而且,门市房扯的带宽也不够用,动不动就网络堵塞。

实在没招了,只能在网上租了个服务器进行分流,暂时缓解了访问卡顿的问题。

但也仅仅是暂时罢了。

后续不说软件在全国范围内火爆,只覆盖东三省,甚至只有辽省的网吧,访问量都会呈几何倍数的继续增加。

到那个时候,要么自己建机房,要么租更大带宽的服务器。不管怎么选,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在曹君看来,后续足以压死人的花费,在另一些人的眼睛里,完全是可以忽略的小问题。

他们更看重“网吧收银软件”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和潜力。

比如,东大创业孵化园的负责人邓金平。

“创业孵化园”这个名头,听着好像挺大的。实际上就是学校出几个指导老师,再给点扶持政策,成立了一个专门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创业的部门。

邓金平前段时间从学生会干事口中知道了“网吧收银软件”。当时他就觉得这是个好项目,开发者眼光很准,抓住了网吧这个时下高速扩张的朝阳产业,也抓住了网吧经营者的痛点。

尤其是得知开发软件的人,是东大计算机系的往届毕业生,邓金平忍不住合计,这个项目挺适合纳入创业孵化园的。

如果弄好了,很有希望成为东大应往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牌面担当。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想法,邓金平没有急着行动。

IT行业最不缺的就是好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甚至是天才般的想法。

问题是,想法归想法,能不能成事的关键点,最终还是要落在“人”上。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有一些通病——自我、理想主义,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