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把这个卖国求荣的贰臣给朕拖出去,立刻处斩!”
羽林侍卫闻言,立刻冲上前来,就要将郑广拖走。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紧接着,一群大臣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太尉陆霖,他扑通一声跪在姬元景面前,大喊道:“陛下息怒!如今雷阳城危在旦夕,若此时处斩郑广,只会激怒魏帝,还请陛下三思啊!”
其他大臣也纷纷跪地求情:“陛下,郑广虽然有罪,但此时杀他,实非明智之举,还请陛下看在乾国百姓的份上,饶他一命吧!”
姬元景看着眼前跪了一地的大臣,心中又气又急。
他知道,这些大臣说的也有道理,如今雷阳城已经是孤立无援,若再激怒魏国,后果不堪设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是,他实在无法咽下这口气,无法容忍郑广这个叛徒逍遥法外。
“陛下!”
陆霖高声道:“臣以为,可先饶郑广一命,对他施以杖刑,以儆效尤。”
姬元景沉思了片刻,冷声道:“好吧,既然众卿都为他求情,朕就暂且饶他一命,来人!将郑广拖出去,痛打一百杖!”
侍卫们再次上前,将郑广拖到了文德殿外。
不一会儿就传来了阵阵刑杖打在肉上的声音和郑广痛苦的惨叫声。
太尉陆霖趋步上前,拱手作揖,神色凝重道:“臣蒙陛下隆恩,位极人臣,安敢不倾尽绵薄愚忠,以酬国恩之浩荡?然自魏帝兴兵以来,其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无不披靡。且观我国库,仓廪渐空,财帛匮乏;军中士卒,久困愁城,斗志消磨,已无战心,若贸然兴兵,与魏决战,一朝败绩,恐有灭族之祸。”
“反之,若不战而降,尚可保宗族之安危,全臣民之性命。且夫古往今来,天下之势,分合无常,无有长盛不衰之国,昔日投降之主,亦未见有因降而戮于干戈之下者,还望陛下慎思明辨,以定万全之策。”
姬元景神色凝重,如覆寒霜,目光中满是沉痛:“卿之所言,朕亦深知其理。然朕受先帝临终遗诏,托以社稷重任,今日若屈膝而降,朕有何颜面见先帝及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恐遭其唾弃,为后世所不齿也。”
鲁王姬元彻怒目圆睁,恰似那猛虎发威,声如洪钟,振聋发聩,厉声斥道:“若已穷途末路,尔等应当效仿那些忠臣义士,父子君臣齐心协力,背城奋起,拼死一战!纵使马革裹尸,亦要同死社稷,以全忠义之名,方能无愧于忠义之名!怎可如此轻易言降,做那贪生怕死、苟且偷生之徒!”
丞相郑明阳昂首挺胸道:“陛下!臣知楚地尚有数十万兵马,陛下可向楚王借兵,与魏军决一雌雄!臣亦愿披坚执锐,率领我郑家子弟,报效君王,与魏军血战到底!”
廷尉孙塘神色忧虑道:“陛下,如今我军已如困兽,士气低落,粮草匮乏,在这种情况下与魏军决战,无疑是以卵击石,胜算渺茫,太尉所言,实乃明智之举,陛下若不降魏,继续负隅顽抗,必将国家灭亡,宗庙不保,不如降魏,以换和平,保留百姓和宗庙香火。”
喜欢别怕本座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