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论“书中谁才是京城第一美食”的食客们,都雄赳赳气昂昂地买下书,打算定要把自己最爱的食物,投成京城第一美食!
各路人马齐齐上阵,抱着不同的心思,买下了书,期待着这场美食节的到来。
龚掌柜最近忙得脚不沾地,头昏脑涨,每天耳边都是“掌柜的,卖光了!”“掌柜的,书什么时候才到?”“掌柜的,又有人来报名!”“掌柜的,咱门口都被书客围起来了!”
龚掌柜:“……”
他算是知道为什么顾状元那么“放心”,说信任他,将这事全部交给他办,甚至宁愿多拿出一成分成。
龚掌柜想到那一成分成,含着泪继续苦哈哈的干起来。
他偶尔空闲时想一想自己手里运筹的东西,都觉得顾璋实在是奸诈,呸,聪明!
整个活动的总投入,不过是去衙门走走关系,租了一日京城最大的场地,然后安排些下人布置活动。
连卖书的零头都没有!
不仅挣得盆满钵满,而且每一方都十分乐意高兴,对活动满意极了。
顾璋成功用书为门票,给全京城办了一个畅吃自助卡,虽然是试吃版,但是这么多家,一家试吃一点点,也足以吃到饱了!
美食乃是刻入人基因里的渴望,谁不期待这场盛宴呢?
即使是朝中文武百官,也免不了和同僚聊几句,说说自己曾经吃过的酒楼,聊聊自己觉得最好的美味,偶尔还私下议论,顾璋这个新科状元的《食神鬼斧》到底卖出去了多少册?
他们是不太在乎书能挣多少钱的,但是卖出去的多少,才是文人最在乎的。
他们许多名家大儒写的书,卖了好些年,恐怕都没顾璋这本《食神鬼斧》在美食节开办这几天卖得多。
御史台的御史大夫们听闻这个消息,脸都是黑的。
之前听闻顾璋老老实实在户部办差,他们还心里松快了几天,觉得是他们监督和谏言有成效了,让顾状元收敛了那跳脱的性子,人也慢慢变得稳重成熟,不再瞎搞。
结果没两天,堂堂状元郎,竟然写了本讲吃吃喝喝的书!
忍了!
不去买书总行了吧?不料下职回家路上,一路全是小童嘹亮的吆喝声“状元爱吃什么?”“吃什么能让你的孩子连中六元?”
无论状元、还是连
中六元,作为读书人毕生最高的荣耀,怎么可沾染这些铜臭之气?用来行商贾之事?
有些刻板守礼的老学究,气得胡子都抖起6+?+?6()?()”
偏偏一问,那些小儿都说是自己想出来的,就为了多挣一点钱,每卖出一本书,书局都会给他们1-3文钱的提成!
好像和顾璋完全没关系似的,都找不到理由,可谁信呢?若不是顾璋本人授意,或者是同意,哪家书局敢安排人这么宣传?
忍了!!
再出门,竟然看到翰林掌教画像高高悬挂,为那小子的书宣传??
竟然连翰林掌教都被顾璋拉拢了过去?御史台上下忍不住怒道:“有辱斯文!()?()”
如今,他们白日去御史台上职,隔三差五能听到顾璋去皇宫蹭饭,与明盛帝相谈甚欢,可谓逢迎媚上!
等到晚上下职回了家,家里不是顾璋做的卡牌,就是顾璋做的玩具,就是顾璋卖的《食神鬼斧》
现在又多了一项,美食节。
怎么又是这个顾璋?!
翰林难道不是做学问的地方吗?向来是全天下学子的表率。
分明是得了状元,得了户部差事的人了,安安心心办差不好吗?好好的一颗脑瓜子,愣是都用在这些吃喝玩乐上!
不务正业,想着法子挣钱,是翰林学子该做的事情吗?
若是别人,御史台的人早就上折子了,但想到是顾璋。
忍了!!!
***
这日顾璋又去皇宫蹭饭,不,是去认真汇报新账法的进度。
明盛帝给顾璋赐了座,问起他在户部的情况。
顾璋说了自己整理算学书册的事情,还“十分善良()?()”
“十分无私()?()”
的跟皇上要求:“我想着既然他们都说好,不如就一起学学,然后再跟科举似的,学完了再来个考核,这样才知道大家学得怎么样。”
不仅要学,还要考试,他来出考卷!!
户部官员怎么都没想到,都结束科举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