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衿的这些规划,暂时还没人知道。
只是她爷爷知道她要盖那么多房间后,就有些不太赞同。
他老人家的话,家里就三个女人住,盖三间屋子就行。
一间厨房加柴房,一间堂屋加正房,这个林子衿自己住。
另外一间,就给姑姑母女住。
盖那么多,地还圈那么大,纯粹是浪费银子。
只是这盖房的银子,是林子衿掏的。
她坚持要那么大,林老头也没办法,最后只能随她去。
林子衿盖房,由于前来的人,都是村里的,所以工钱要比外头的三文。
但相对的,林家每天得给大伙儿准备早饭和午饭。
早饭,是菜粥和咸菜,偶尔,会换成杂面菜包。
中午,有米饭有馒头。
当然,都不是精米和细面做的。
馒头是杂面馒头,米饭则是碎米掺着晒干的红薯丝,也就是俗称的地瓜米。
这个比例,大概是四六分这样。
菜,则是两素一荤。
所谓的荤菜,是炒菜的时候,放些肉丁或者肉沫。
素菜,是炒菜的时候,油水放足一些。
即便只有三个简单的菜,前来帮忙的人,和林家人,都吃的异常满足。
在当下大伙儿一天只能两顿,且早中午那顿,还只能吃个水饱的林家村人看来,那是相当的丰盛。
他们甚至盼着,林子衿的家能盖得越大越好。
这样叫他们能多赚几天银子的同时,也能多吃几顿饱饭。
在林子衿房子动工后的第四天,陆墨安回牧云县了。
他刚一到家,听到动静的洪氏慌忙从房中走出来。
待看到他,就红着眼,叫了一声:“墨安!”
陆墨安嬉皮笑脸地朝她拱拱手。
“娘!”
洪氏的视线,越过他,朝后头看去。
等见他只身一人,连个媳妇都没有,眼底难掩失望。
“你这两年在外也该浪够了,准备什么时候成亲?”
陆墨安依旧笑嘻嘻地。
“娘,你别这么凶。你这一凶,我心里就慌。要是一慌,就想离开这。”
洪氏被他这话给堵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陆墨安伸手抱了抱她,之后放开人后,才说:“娘,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
你放心,我这次回来,就是想自己年龄大了,也是该考虑终身大事!”
洪氏闻言,双眼一亮。
“真的?”
都不等陆墨安回答,她就径自说道:“那我这就去和你马大娘说一声,让她给你留意留意。
说来,你其实长得也不差。咱家的日子,也不算艰难。要找个好姑娘,应该不是很难。
只是县城里的姑娘,你就别想了。乡下的话,应当没问题……”
自家儿子,从小饱读诗书,聪慧是聪慧,但也不知道哪里出了岔子。
他居然在十三岁那年考中童生前三后,便不再继续考。
之后更是离谱,成天和那些痞棍混在一起。
发展到后来,还争夺什么地盘之类的,打起架来,比谁都不要命。
得亏他爹死得早,不然迟早也要被气死。
陆墨安可是知道自己为何回来的。
听到他娘要去找马大娘,就忙把人拉住。
“娘,这个事不急。我这一路奔波回来,累得慌。这会儿饿惨了,家里有什么吃的,你给我来点。”
洪氏停下要去找人的脚步,转头疑惑地看着他。
这小子,一边说回来是考虑终身大事的,一边去拉着她,不让去找媒婆。
咋滴,是心里有人了?
总不可能是在外混不下去了,所以才饿着回来的吧?
瞧他那一身衣服,还有腰间挂着的钱袋,怎么看都不像!
那衣服一看就是买的成衣,没有个二两下不来。
还有钱袋,看起来鼓鼓的,少说也有十两以上。
所以,以往在牧云县时,都是在外吃饭的他,怎么这会儿把自己拉住,还说要吃的。
他这明摆着,不就是不让她去找人?
都说知子莫若母,陆墨安不过是一个动作而已,洪氏心里就猜出了个大概。
只见她将人上上下下,来回打量了几次后,突然来句:“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