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文莱挺进工作,也并不是没有任何准备,面对荷兰人的打压,文莱地区本来就有为数不少得福建广州等南部地区的大明人,对于兴华公司也有几年的贸易交流,而文莱有很多亲大明得地方势力,这导致荷兰与兴华公司交战之后很多地方势力开始和和荷兰人的势力开始冲突起来,而文莱的行动也确实给荷兰人产生了不少得压力,这也导致荷兰人人没办法和兴华公司进行大规模的决战,而文莱在护卫队登陆后,双方的冲突规模越来越大,那些亲荷兰人的势力不得不加大与荷兰人的联络,而荷兰人也决定花大价钱对他们进行援助,首先是在南海地区采购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以高价卖给了这些势力。之后又对这些势力提供了雇佣兵,而已经登陆得兴华公司的雇佣兵也不是吃干饭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双方在建宁欧地区交火,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雇佣兵部队,在经过多次战斗之后其实雇佣兵比归化营的士兵作战能力更加强,不过雇佣兵的装备反而不如归化营,双方的军队在一条平坦的场地上展开。场地的北面正在进行激烈的攻防战,作为北面唯一的一个制高点,归化营的指挥官刘畅平也不是吃干饭的,在参谋部提供的地图帮助下,第一时间赶到战场的侦察部队就已经占领了整个山头。不过侦查部队的数量实在太少了。一个排的侦察兵在山头上仅仅度过了一个下午。就被荷兰人的600多雇佣兵推了下来,看着被士兵们抬着回来的唯一一个幸存代理排长,刘畅平心里那愤怒的怒火反而平熄了。
后续的增援日本籍归化营长小向太郎已经带着自己一个营兵马重新推上去,荷兰人雇佣兵后续部队仅仅慢了不到半个小时,小向太郎已经站稳了山头并且和后续到来的雇佣兵一个营汇合,双方从当天晚上一直激战到第二天上午。而后续两个雇佣兵营和两个朝鲜归化营配合包围了山下的2000雇佣兵,刘畅平马上安排手中的两个营突进打了一个伏击,战斗一直持续一天一夜,到第二天的傍晚工兵营和民夫已经在建设好的营地接纳伤兵。
而一天后人的荷兰人雇佣兵正式抵达,并且开始对北山制高点开始进行进攻,而双方也开始对峙的情况。
在高高的望台上,刘畅平拿着手中的望远镜正在观看北山的攻防战,通讯兵拿过来北山上的小向太郎的信,看着还算能看懂的大明文字,刘畅平也有些犹豫,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荷兰人这次增援的部队不仅有人,加上西部投靠荷兰人的文莱地方势力,有多人,而自己这里只有十个营的编制。如果除去前段时间的战斗损失只有不到人,小向太郎的信没有要求增援的内容,而是要求增加火药和手雷的补充,并且保证后勤补给的通道,而且小向太郎也委婉的表示双方兵力对比悬殊不能正面决战。
“刘司令,我看拖下去也无妨。小吴司令正在安顿兵马,正面进攻或许力有不逮不过防御还是绰绰有余。”前指参谋长说到。
“我看是不是可以请求后方的护卫队参与增援。”刘畅平说到。
“刘司令,护卫队是做什么的我想你也清楚。雇佣兵和归化营说的好一点是白手套,甚至归化营比雇佣兵还要好一些。”参谋长把水杯递给刘畅平说到。
“确实如此,我原来还有一些偏见。以为护卫队不过是兴华公司有钱组织起来看家护院的,现在看来护卫队不仅有岳家戚家遗风,甚至更甚于两者,不过暂时发展到现在这状况其因,我等也是占了六成之过。”刘畅平对于自己还是很清楚的。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经济的延续。战争开始之前我们就参加过讨论的会议,我想刘司令也很清楚。”参谋长拿下自己的军帽扇动着。
“小吴司令讲过文莱作为前指,本来就是主动出击,只是因为我们前期的行动太过于顺利,导致整个前指都非常乐观,但是战争到了现在文莱的得失也变得非常重要。”刘畅平无奈的坐了下来。“其实相对来说也还不错,我们的补给基地在北部距离我们的位置有100多里。”
“现在后方小吴司令新的指示还没有到达,兵力上我们又处于劣势。防守确实是很稳妥的方式。既然补给很充足那么我们只能争取相对多的时间完善防御设施。敌人的补给线相对于我们更加漫长。所以我们可以考虑派出数支小分队对其补给进行伏击。”参谋长提议到。
时间到了八月末,结束段性工作的杨向东到了中苏拉指挥部,杨向东也没空着手来,他带来了四个南海归化营和6条战船,这对于老二是非常大的助力,而老二也表达了自己决定对文莱地区荷兰人的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