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辽东的战报一直留中不发。
“战报还是要压一压,如果预计不错的话,这次皇太极接到消息之后,过完正月他就要全部撤回辽东。”吴启荣说道。
“其实这对于皇太极的老窝来说这次损失最大的就是人口和工匠作坊,这次皇太极南下入侵大明应该掳略了不少人口和财富。重新建设工坊还是需要进口我们的一些设备。而且工匠也需要重新进行培训。两年之间不会有太大的建树,也就是说这两年时间内,辽南地区和关宁锦防线还是比较稳当的。但是我担心的是因为我们辽东这次的胜利会让崇祯更加关注我们。也会让接任关宁锦防线的负责人,对于皇太极有些轻视导致出现一些不太好的变动。”参谋长还是有些担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不是我们考虑的,我们在辽南已经给他准备好了足够接应的兵马。其实也算不错,赵率教既然决定重新返回山海关,那么单独一个曹文诏相对来说就比较独立,也更好控制一些。辽东在最近几年就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未来的关注点还是要在南太地区。冰封期结束之后骑兵还是要按照计划控制淮安府接应难民南下。这次蒙古人数量不少,不过相对于澳岛来说,各地人口还是有些不足。”吴启荣皱着眉头不太满意。
“那沈阳呢?”参谋长询问道。
“参谋部那里有什么规划?”吴启荣反而询问参谋长。
“参谋部预计沈阳他们是守不了太久,或者说压根儿守不住。参谋部和情报部那里已经在和沈阳义军接洽,将部分老弱妇女儿童撤到旅顺。至于留下来坚守沈阳的我估计人不会太多。
这些义军和我们关系还是不错的,他们都了解女真人的战斗力。我估计有一部分兵马会撤到抚顺的山区继续进行游击作战。有一部分兵马可能会加入关键防线作为补充兵不过他们的战斗力和组织度估计会很差,是一股不太稳定的组织。参谋部的意见能接受的接受,接受不了的任其自生自灭吧。”参谋长对此倒是没有太多担忧。
“盖州那里有什么新的消息?”吴启荣询问。
“盖州城一直在恢复防御设施的建立,毛文龙应该是下定决心在盖州坚守。这段时间他一直要求我们按照原定的计划给他补充兵马。毛文龙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不过他的部下军阀思想比较严重,一直在偷偷私底下招募兵马。”参谋长提起毛文龙也是挺无奈的。
“那就让他自己搞吧,我们只给他提供6000人的装备和补给需求。装备的话,火枪装备缴获的还有一部分。挑一些好的给他。外东北那里也有一批库存和淘汰下来的火枪也可以给他。”吴启荣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思考后说道。
“那曹文诏和赵率教的装备呢?”参谋长询问道。
“参谋部的建议是什么样的?”吴启荣同样询问参谋长参谋部的意见。
“曹文昭留在辽南在编制上隶属于登来装备的话,以三式火枪为主,南太政治部在冰封期结束之后,就会将4式火帽步枪装备到登莱总部,那时候登莱会裁撤出大量三式火枪。60迫击炮会作为炮兵支援火力装备给曹文昭。整个部队会以乙种兵装备。参谋部的意见是曹文昭还是要作为快速机动兵团使用。至于赵率教,缴获的女真人60和90野战炮和二式自引药火炮为主,夹杂一些女真人自制的燧发枪。毕竟山海关说到底也属于后方,不需要那么多主力装备。”参谋长讲出了参谋部的意见。
“对了这几天郑继愿那里来消息了,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四式双管霰弹枪装备给他手下的骑兵部队使用。”参谋长突然开口说道。
“这个等冰封期结束登来政治部那里讨论后,再给他答复。南太那里五管转轮霰弹枪已经生产了一批,冰封期结束和生产线不是也要在登莱地区建设吗?我看不如将骑兵现在装备的双管霰弹枪留下一些给曹文昭。骑兵要换装的,留下这些装备也能维持辽南的战斗力。”吴启荣建议到。
“这个我们清点统计一下。”参谋长点点头同意。
正月十六登莱军与赵率教,曹文诏带着最后一批蒙古俘虏和缴获南下,曹文诏的骑兵押运者最多的俘虏先期出发。以后是押运牛车拉着缴获的赵率教和两个骑兵营。
最后压轴的是登莱军,曹文诏,赵率教先后离开之后,吴启荣接见了内喀尔喀和西土默特部的代表。
“小吴将军,我们非常感谢登莱军对于哪些软骨头蒙古人的打击。”开口的是内喀尔喀的布和。
看着拿来用来感谢的几个大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