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保卫战终得胜利。
民国元年(1912)一月,军务部将协扩为镇,邓玉麟为第四镇统制,后改任为师长。袁世凯窃踞总统职务后,邓玉麟被孙中山委为南方九省代表之一常驻北京。民国二年二月十八日,国民政府给辛亥革命首义有功人员授勋,邓玉麟被授予二级嘉禾章、二级纹虎章,领陆军中将衔,任总统府高级顾问。
民国五年袁世凯称帝,以高官厚禄笼络首义主要勋杰,欲委邓玉麟为政府咨议长。他坚持不就,抛下家小,只身至上海,团结海内外力量反袁。民国六年孙中山护法运动兴起,邓玉麟即赴广州,任广州军政府参军。民国十五年,任北伐军左翼军第一路军司令,率部攻荆沙,克宜昌。
嗣后,邓玉麟目睹军政界尔虞我诈及蒋介石恶迹,愤懑忧郁不已,遂脱离军界,避居上海。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他放弃上海产业返武汉,后又退居秭归香溪。民国二十九年,他返故里巴东大石桥定居。民国三十五年,邓玉麟任第一届国大代表。解放前夕,国民党恩施战区长官曾派员至大石桥要挟邓离开大陆,邓坚拒不从。
邓玉麟脱离军政界后,曾先后在汉创办“辛亥革命烈士遗孤教养所”和“辛亥革命子弟学校”,在上海徐汇、江湾两区开办“亚洲养蜂场”,在香溪办“民生煤矿”,回故里办石桥小学等。
新中国成立之初,邓玉麟被列为开明士绅。1951年3月以反革命暴动案被误杀。1982年6月巴东县人民法院宣告邓玉麟无罪。辛亥革命71 周年前夕,巴东县人民政府为邓玉麟兴建墓碑于石桥坪。
①背脚子:巴东方言,指用背篓背东西搞搬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