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使团不过五百人。
其中大多还是护送的将士,那些士兵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
能称为“读过书”的,不到十分之一。
到时候真正上来比试者,估摸也不超过十人。
楚国大使扬言要以使团之力请教大魏天下士子。
那就是瞧不起魏国文人。
一个大魏老臣站了出来,高声说道:“楚国远来朝访,我大魏自然不会占了便宜。”
“用不着大魏天下士子,楚国出几人,我大魏也出几人,即不占了便宜,也不骄傲自持。”
这话到是漂亮!
把楚国以数人挑魏国天下士子的话给拉平了。
还自己小小炫耀了一番,话里暗示,我大魏虽然比你们厉害,但我们即不骄傲,也不占你便宜。
楚国大使抱拳朝着皇帝说道:“皇上,那还请赐个日子,我们好一较高下。”
“不过在这之前,我国尚且有一对子。”
“但凡要参与者,必对上此对。”
“上联为: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诗词歌赋虽然高雅,却非治国之道。”
“对联更是文人雅士闲趣时的游戏,算不得真才实学。”
“还请魏国天下士子赐教。”
叶天听到这对子,心头一惊。
这纯纯抄袭啊!
这对子是谁出的他不知道,但上一世绝对是绝对之一。
楚国大使怎么会知道的?
叶天惊讶的同时,大魏众臣也震惊。
对联在文人之中,确实不算什么高级玩意,只是当做个游戏。
文人要闻名,还得看诗词歌赋。
文人想治国,还得看胸中韬略。
但这对子,也绝不是一般人可对上的。
皇上这时候要是拒绝,楚国大使也拿他没办法。
但拒绝就是丢了大魏的脸面。
皇上不得不答应:“不过对对子罢了!虽然有些小家子气,既是你国要求,朕也没有应允之理。”
“文比不如就定在三日之后,如何比,三日之内,你过递交折子请示,朕阅过之后,若无不妥,自会通过。”
楚国大使抱拳行礼:“谢皇上!”
皇帝“嗯”了一声:“你们远行而来,礼部自会安排休息,退下吧!”
礼部早有人在外候着,立刻进来领走楚国使团所有成员。
待楚国人走后,皇帝脸上神色浮现几分担忧之色:“都说说吧!此次如何因对楚国使团。”
立刻有一武将站了出来:“皇上,我魏楚向来不和,数十年来,遣派使团,这不过是第三次。”
“前两次还是先皇之时,魏楚想要寻停战之法,两国各派使团。”
“此次他们来,绝对是狼子野心啊!”
“不如直接将他们遣送回去罢了!”
这就是武将的思考方式,他们只在乎胜负。
至于其他,并不重要!
一文臣站了出来:“高威将军此言差矣。”
“两国常年不遣使团确为事实。”
“可此次楚国使团,名义上要请教大魏天下士子。”
“若是将他们遣返,岂不是落了我大魏文人的脸面?”
高威不满反驳:“所谓脸面就如此重要?”
“这次楚国来人,绝对不会是简单比试。”
“皇上,臣说句不好听的,这种比试若是两国没有战争之时,输赢或许重要,因为没有战争,文比也是两国胜负。”
“可魏楚两国,常年交战,这所谓文比胜了又如何?败了又如何?”
“无非就是两国士子一番热血沸腾罢了!”
“对于两国战场,对于两国利益,根本没有影响。”
“既然如此,他们又为何要这样做?”
此时又一老臣站了出来:“皇上,若是赢了,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输了,天下士子难免有所怨言。”
“可若皇上将使团遣返,恐怕天下读书人心寒啊!”
“边疆沙场,需要高威将军这等智勇双全之将领,需要奋不顾身的士兵。”
“可治国安邦,也需读书人的胸中韬略啊!”
“若是读书人心寒了,恐怕对大魏招贤纳士有所影响。”
叶天站在上方,对于这些人的讨论暗暗点头。
看来都是一些有脑子的。
只是立场不同罢了。
尤其那个叫高威的将军,看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