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把折子丢给叶天:“你看看,你能不能赢了大楚。”
叶天现在可算是体会到皇帝的无奈了。
不管枢密院、靖安司,还是禁军,似乎都不在皇帝的完全掌控之中。
至少这次有些行动是皇帝不知道的。
枢密院还好说,它在京城没有什么太大的武力。
靖安司和禁军可不一样。
这两个要是失控,皇帝都给你撸下来。
叶天接过折子,翻开看了一眼。
第一份是名单。
数百个名单,有大楚做的备注,比如侍女、太监、车夫、护卫、记录官、棋艺师等。
也有的礼部确定之后,在那些备注下面打勾或者打问号的。
还有一些原本备注“车夫”的,改了备注为“暗卫”;护卫改为探子。
最让叶天惊讶的是,其中一个大楚报备为茶艺师的,居然是大楚的一个状元。
大楚的报备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对的,中间参差了二三十个有问题的。
光从这一份名单就能看出,两个国家之间的斗争,几乎是方方面面的。
如果只是其他的国家前来朝拜,人家正儿八经,不会在名单上做手脚,可魏楚两国本就不对头,有这样的问题也不奇怪。
叶天打开另外一份折子,这是比试的流程。
文人比试,无非就是背书、比文章。
背书主要就是我讲上一段,你背下一段,古代的书又少,能参加科考的人,基本都把那些书背得滚瓜烂熟了,就看谁反应快。
其次就是飞花令,但现在诗词大多为《诗经》以及近代人所做,也不算多。
比文章的话,两个水平差不多的,其实很难分出胜负。
大楚提出的比试主要两场。
一场是比做诗,此为文采。
二场是比治世文章,此为韬略。
倒也算全面。
如果平手,则再比一场棋艺,且必须是这两场胜出者出场。
这就有了很大的限制,派出场的人,必须是下棋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