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眼看下班了,孙文利突然接到朱碧兰的电话,说她找到了新工作,想请他们这几个老同学吃饭。明天是周末,大家好久不在一起吃饭了,希望大家都抽时间聚一聚。
孙文利没有马上答应,推说看看明天有无应酬,如果没有应酬就去。然后孙文利就给李珍打电话,问朱碧兰有没有邀请她。李珍说:“邀请了,她还想让我代她邀请你们,我说是你请客,还是你通知他们的好。”
孙文利就问:“那去还是不去?”
李珍说:“有时间的话就去一趟吧,怎么说都是同学,又同在一个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如果我们都不去,恐怕朱碧兰会说我们狗眼看人低,看她下岗了就连饭也不跟她吃了。”
孙文利也知道朱碧兰到处去宣扬王小能和李珍是她同学这件事,还借这个同学身份去“假传圣旨”,跟农行信贷部主任说是李珍同意贷款给他们公司的。幸亏吴思雨不是被吓大的,跟李珍核实了事情经过后,又看他们的不良记录不算很恶劣,只是拖欠了三个月,而且已经过去十年,就贷了一百万给他们。
于是周末的时候,朱碧兰就再次跟王小能、李珍、孙文利、韦志高、廖国庆坐到了一起。胡晓琴那种还需要扶贫的贫困户朱碧兰是不会请她的,她还想请吴思雨的,但是想想这是他们同学小聚会,请了吴思雨怕她跟他们没话题,还是算了。
李珍、王小能、孙文利、韦志高、胡晓琴这几个同学偶尔也搞次小聚,现在小聚都成了家庭聚会,一般大家都是夫妻俩或者一家人一起去。有时是到郊外走走,搞次野餐;有时是上李珍家去吃餐饭。他们现在不太到酒店去吃饭,改到李珍家了。李珍家住的是别墅,宽敞,他们就选择了李珍家作为他们小聚的地方。因为李崇远是王小能表弟,也跟刘敬德比较熟悉,这样李崇远夫妇都跟王小能这几个同学成了朋友。
不是他们不邀请廖国庆,是廖国庆忙。再就是廖国庆是个怕老婆的人,他老婆小气,疑心重,特别是在他们成为有钱人后,他老婆看廖国庆看得很紧,加上他有个瘫痪在床的母亲需要侍候,经常没时间来参加他们的小聚。没想到这次廖国庆会有时间来。廖国庆也说是觉得太久不见同学们了,才抽时间来一趟。
来到饭店,同学们看到朱碧兰那一身大品牌服饰,身上也不再散发出那种廉价的香水味,心里都暗暗吃惊,一致以为她这是傍上哪个大款了。因为她刚进金鑫公司没多久,就算是去做经理,就算金鑫公司高薪聘请她,没个一年半载的,她也买不起这一身行头。
朱碧兰为了打消同学们的疑虑,有意无意的就提起了她前夫孙大义,故意叹气说白白让他在那个小乡镇浪费了十几年光阴,他这一到广东去,就如鱼得水,一下当上了年薪百万的老总了。
大家就知道朱碧兰这是到他们面前显摆炫耀来了。大家都知道朱碧兰已经跟孙大义离婚,如果孙大义还这么大方地给钱给朱碧兰用,只能说明他们夫妻感情还没破裂,还有复婚的可能。但是大家都没有要顺着朱碧兰的话题深入谈下去的意思,连玩笑都懒得跟她开一个。东拉西扯的,这就说到了孙文利进城创业的事,说到孙文利进城创业的事,就说到了柑橘的现状上。
韦志高说:“孙文利你都放弃柑橘了,我们的还没挂果呢,也不知道以后柑橘这个产业还有没有搞头啊。”
“这个不好说,这两年价格还可以吧,以后就难说了。主要是太多人跟风种,什么东西多了都不好,多了都容易过剩。” 孙文利说着,真有点庆幸刘敬德拉他来开工厂。
韦志高感叹说:“是呀,我们那个柑橘园刚种下去,又有个老板到胡晓琴她们村去租了八十亩田来种柑橘,现在的人种起柑橘来动则几十亩上百亩的,这要是到时候销不出去,怎么办?”
廖国庆说:“销路确实是个问题,现在看到这么多人都在种柑橘,我都想转行了。”
朱碧兰马上插话:“真的吗廖国庆?如果转行想不想办厂?我们老板说要扩大生产,准备再建一个工厂,正愁找不到合伙人呢。”
其实是马建新认为自己搞条移印生产线来专门服务他们那个客户不划算。因为那个客户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移印标志图案的,移印车间做做停停的话,就会浪费资源。不如到那个新工业区去享受几年免税政策,开家移印厂,专门搞移印丝印,这样不但可以完成自己公司的事,还可以从其他公司接单生产。机器买回来了,工人请进来了,就不要让他们闲着,要让机器不停运转,要让工人每天都有事做,这样才能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