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当下,国事衰微,这可不是李辰在抹黑朝廷,而是实打实的事实。
如今朝堂上面。有几个大臣,想过大炎的社稷。又有多少人,暗怀心思?内部,还有慕容复这样的,野心家在蠢蠢欲动,可以说,整个京城之内,是暗流涌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势衰微,是再正常不过的。李辰的话让长孙亮再度的长叹一声。“是啊,国势衰微,古往今来,这大抵都不是什么好兆头,贤侄以为,我大炎能够,枯木逢春?”“只要上下同心,总会可以的。”李辰回答道,长孙亮苦笑一声。“说起来简单,上下同心,但这上下同心,又岂是那么容易的。”“唉!”李辰也皱眉叹息了。确实啊。挽救一个王朝,并不困难,但问题在于,就好像是一条,将沉的大船,上面的人,绝大多数,不会想着自救,来拯救这条大船,而是尽可能的,从这条大船上面,拆卸掉更多的木料,然后制造出来自己的小船。因此,想要上下同心,一同的为大炎江山社稷而努力。是真的困难。“罢了,不提这个……”长孙亮呵呵一笑,举杯,朝李辰道。“今日不谈国事。”“只要我等,问心无愧便行。”“哈哈。”李辰笑着举杯!……御书房。女帝慕容静,正在批阅着奏疏。夜已经深了。但慕容静,却依然,不想入睡,今天李辰不在,慕容静也没心思,传人侍寝。此刻,慕容静翻看着手上的奏疏,面上满是忧愁之色。边境那边,又有了催要军饷的奏疏。再不发军饷,只怕是边镇那边的军人,都要因此而哗变了。对此,慕容静是理解的。因为,军人也是人。他们也要养家,也要糊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倘若朝廷,不发下军饷的话,他们又吃什么,喝什么?他们的家人,也难免要受,冻饿之苦了。不过,理解归理解,该发不出来军饷,还是发不出来军饷。这可不是,慕容静故意的拖饷,欠饷,而是她真的没有银子。想至这里,慕容静不由的想到了李辰,也不知道。李辰这奴婢,到底有没有办法。又想到,昨日自己答应的那个赌注,慕容静俏脸,不由的一红。她现在,心底真有些矛盾啊。一方面,期盼着李辰那边,能够有好消息,传回来。另一方面呢。又不希望李辰,成功的劝说大臣们捐款。毕竟,一旦李辰成功的劝得了大臣们捐款,自己,岂不是要……想到这,慕容静心理,矛盾的厉害,都有些精分的意思了。这时候,外面一阵匆匆的脚步声传了进来。“陛下,户部代理尚书赵无量,有奏疏呈送陛下。”“哦?”一时间,慕容静俏脸不由的一变,当即的伸手道。“将奏疏取进来。”“是,陛下。”太监不敢怠慢,将奏疏呈入到了御书房内,放到了慕容静的御案之上。慕容静打开这奏疏,然后定眼一瞧。顿时,惊住了。但只见到。这奏疏上面。 赵无量告诉他。如今,大炎的百官们,在李公公的劝说下,都愿意捐款,弥补国用。长孙亮捐款三十万。刘大用,十五万。而他赵无量,也捐了十万。罗列着一个又一个官员的名字。还有他们,捐款的数字。看的是女帝慕容静不由的瞪大了眼睛。李辰,还真有办法,还真的,劝说了群臣们捐款了。一时间,慕容静不由的,倒吸一口冷气。这着实是,出乎她的预料。让她,又惊又喜又惧。惊的是,成功了。喜的是,国库有钱了。惧的,则是今天晚上,李辰归来之后,提出来兑现赌约,她又当,如何是好呢?想至这里,慕容静俏脸粉红,有些不知所措。再看那大臣们捐款的数目汇总。竟然高达,两百余万。慕容静一时,也顾不上太多了。有了这么多钱,其他的烦恼,便可以暂时的丢到一边去了。慕容静翻阅着奏疏,当即批下了军饷。在迅速的,批阅完了奏疏后,慕容静坐在御书房内,又有些犹豫了。她在犹豫。要不要,回乾清宫呢?倘若回乾清宫的话。会不会撞到李辰。不用猜,李辰这奴婢,此时大抵,就守在乾清宫,等着自己回去的。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