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的占地面积非常大,足足有上万平方米。
说是一个书店,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商场。
只不过里面不是衣服等货物,而是书籍、以及一些黄橙橙的纸张罢了。
不过,虽然书店非常宽阔,但是却实施了严格的限流政策。
所有想要进入参观百姓,必须要排队,而且每人在里面最多只能呆上十分钟的时间。
若是超出了时间,就会被书店管理员强行赶出去。
而且,书店里面的书籍和黄纸,还受到了极好的保护。
它们被严格的保护起来,就像是殷寿前世博物馆里面的珍稀藏品一样。
新华书店虽然大,但是里面的书籍和黄纸却并没有多少,而且经过这么一弄,书籍和黄纸的逼格立马就上来了。
不管是让百姓排队参观,还是书籍珍品化,这些政策是殷寿亲自制定的。
为的就是增加书店的神秘性,以及高贵性。
殷寿一开始想的,其实是立刻大规模的印刷书籍和纸张,然后再散发到全国。
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他自己推翻了。
原因很简单,殷寿是个揣摩人心的高手。
首先,物以稀为贵。
一件东西如果很少见,那么就会比较稀有。
相反,如果大规模出现,那么其价值就会不可遏制的直线下降。
如果一个普通百姓家得到了一张纸,且全国就只有这么一张的话,那么这家人会把黄纸当作传家宝看待。
如果全国有一万张,那么这家人就会认为手里的黄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值钱,可能只会当作一个稀有的东西看待。
如果全国有一百万张,那这家人就把黄纸弃如敝履,狠狠踩在地上。
搞不好还会再吐上一口吐沫,大骂一声,“呸!狗屁的黄纸,一点价值都没有,老子擦屁股都嫌疼!”
黄纸本身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加,就让黄纸的价值直线走低。
另一方面,
如果百姓们突然看到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奇东西的时候,心中第一个反应就是好奇和狐疑。
想要让他们极快的速度接受书籍和黄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为了打消以上所有的问题,殷寿打算来个饥饿营销!
把新华书店打造成了一个类似于博物馆一样的地方,书籍和黄纸受到了超高规格的保护,而且还极度限流。
这番操作下来,黄纸和书籍的珍贵性,就会深入民心。
人们就会以瞻仰书籍和黄纸为荣,认为书籍和黄纸是极为高贵的东西。
这种想法一旦固定下来,那么对朝廷接下来大规模铺展书籍,就会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
书籍如何造出来是一个问题。
但百姓们会不会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是多少,又是一个问题。
而殷寿的这套组合拳走下来,书籍和黄纸的珍贵性,必将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全国。
“妈的,我真是一个天才!”殷寿暗思道,“我长的极为英俊也就罢了,而且还这么聪明!”
“我简直就是天生会搞人心,会搞阴谋的高手!”
事实果然如殷寿预料的那般。
当新华书店开始限流的那一刻,原本只是看热闹、打发无聊时间的百姓们,顿时来了好奇心。
书店越限流,就越发引起民众的好奇心,同时也让百姓们越发觉得书店是个高贵的地方。
不然怎么会限流呢!?
看着所有的一切都按照计划顺利的发展,殷寿满意的离开了这条街道。
等书籍和黄纸的珍贵性彻底传遍全国之后,到那时,他再缓慢的放出更多的书籍和纸张。
让全国百姓都能拥有书籍,这是殷寿既定的策略,但要一步步来。
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陛下,我们要返回王宫吗?”贴身太监大黄问道。
“先别回王宫,”殷寿说道,“寡人想看看城外的麦田。”
大黄犹豫了。
因为殷寿前几天才遭受了行刺,如果现在去城外的话,很可能会再遭遇危险。
“不用担心寡人,”殷寿说道,“寡人早就安排好一切了,不用再怕刺客,你尽管前往城外就是。”
“是。”大黄恭敬的回答了一声,然后吩咐禁卫军改道城外。
殷寿说的暗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