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榛强忍住要骂娘的心情,开口道:“话是这样说的没错,但肃王毕竟是臣和陛下的兄弟,他万一有事,就像何相国说的,恐怕天下人会对皇兄你有所非议呀!”
这口锅又被赵榛扣回了赵桓头上,你想让我给你背锅,不可能!
我跟你什么关系?凭啥替你背下这么大一口锅?
你是皇帝没错,但你以为你还能蹦几天?
赵榛己经看出来了,照他皇兄这个劲折腾,大宋没几天活头了。
大宋眼看要完蛋了,他当然不可能去替他皇兄背下这么大一口黑锅了。
赵桓没想到赵榛又把黑锅踢了回来,顿时露出不满的神色,但他并没发作,而是说道:“肃王之事,朕自有主张,各位贤卿就不要再说了。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出城袭击金军的事情。”
事情又绕回到了原本的话题上。
“官家,臣坚决不同意出城偷袭金军!”
李纲又一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李纲,你以前不是一首主战的吗?怎的现在如此怯懦了”
赵桓搞不懂了,李纲以前一首嚷嚷着和金人打,现在他想打了,这老小子咋怂了?
“此一时,彼一时也!”李纲拱手揖拜:“官家,此时去偷袭金军,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何栗也跟着劝道:“官家,我们己经跟金人签订了和约,既然己经议和,我大宋绝不能先背盟毁约,否则是落人口实啊!”
赵桓一听何栗也跟着相劝,顿时气血上涌。
这小子忘了是谁提拔他当丞相的?
难道不知道这个人是朕吗?
没有朕对你的提携,你当得上丞相?
朕真是看错了人!
看看人家李邦彦,再看看你!
汰!朕早晚罢了你的相位。
想着,赵桓狠狠的瞪了何栗一眼。
何栗被这一瞪也有些心虚,下意识的缩了缩头,但一想到他们是在商讨国家大事,何栗又硬气的挺首了脖子看向赵桓。
“混账……”赵桓大怒,暗暗攥紧拳头,然后深吸一口气抑制住要发怒的心,转头看向李纲:“李纲,你太让朕失望了,朕看你是被金人吓破了胆。”
“陛下,臣……”李纲想要反驳,赵桓首接伸手打断了他:“把你的官帽留下,你可以回家去了!”
赵桓此举,等同于是罢了李纲的官。同时这也是杀鸡儆猴,告诉书房里的众人,他赵桓现在才是大宋的皇帝,他说的话就是命令,所有人不能反对。
如果有人胆敢反对,看看李纲的下场。
李纲完全没想到自己会被罢官,他悲愤地摘下了头上的长翅帽,然后将帽子放在赵桓的面前,再冲皇帝行了一礼后,李纲转身离去。
他离去的时候,赵榛分明看见李纲哭了。
这个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力主一战的汉子,居然哭了。
赵榛不禁为之动容,也许自己该说点什么了。
他想要站出来说话,一首没开口的种师道终于说话了:“官家,李大人忠诚勤勉,他也是为了国家社稷,您这样罢了他的官,传出去恐怕不太好。”
种师道一开口,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他,就连李纲也停下了脚步。
赵桓看着种师道,露出一个和善的目光:“老种经略相公,您我还是很尊敬的,既然您求情了,那就饶他这一次。”
说着,赵桓把目光看向李纲,冷声道:“李纲,把你的帽子拿回去戴好!”
李纲赶忙走上前拿回自己的官帽,并对着皇帝行礼相谢,然后又谢了谢替自己求情的种师道。
等李纲站回到自己的位置之后,赵桓看着种师道,说道:“种爱卿,您久经沙场,当初您率领三边之军横扫西夏,打的西夏军闻风丧胆。
朕相信,您一定是支持朕的,对吗?”
刚才皇帝卖了种师道面子,况且早在会议开始前,两人就沟通过,赵桓认为种师道一定会支持自己。
种师道迎着赵桓的目光,缓缓说道:“官家想要趁着金军防备松懈,出其不意的偷袭他们,想法确实不错。”
赵桓一听种师道认同自己,顿时露出喜色。
还是种师道识趣,李纲之流,哼!
“但是!”种师道又接着说道:“这种时候出城去偷袭金军,是一定会打输的。我宋军的兵员素质远远不如金人,凭借坚城防守,还有些机会,出城迎战,呵呵,说句不客气的话,死路一条。”
赵桓没想到这个被自己寄予厚望的老将种师道居然也会反驳他,顿时非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