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的阴德酬劳都折了一半之多。
回转于仙山,落于磁峰之上,季明竟是有回家一般的感觉,毕竟这三十六年的时间,差不多是他这天人一世整个修行生涯的时间,现在的寿数已是七十余岁。
在磁峰上,一见到灵姑,又想到妹妹已是同他一般的岁数,这放在世俗之中,怕不是在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他心中更添了许多感慨。
灵姑见季明一去一回,不过几天的功夫,她这哪里是被交代了重责,分明是被哥哥拉来,只当个临时守峰的。
亏她这些天中,元神之上不敢有丝毫松懈,连子午二时分心从阴潮毒火中参悟五行生克之妙,及其元磁真雷和无形真火都没了心思,唯恐误了哥哥大事。
季明深居磁峰三十余载,心性冷了许多,但唯在妹妹这里,仍有许多温情。
当下自觉亏欠,便同灵姑一道在峰上修行,闲时便带着妹妹拜访二神和仙子,日后灵姑在人间行走,这些个关系都能在无形之中震慑群魔宵小。
在季明到了这个阶段,很多在世间的关系都无法维持,因为能与之同行者少之又少。
山中磁峰间,兄妹二人一道潜修,倒也颇有乐趣,而在数月之后,季明得到仙山内一位散仙代传的信简。
这一支信简是五仙教浣纱娘娘所托传来的,季明对信的内容已有预晓,打开一看,在信简内的前半段就是洋洋洒洒的一大段话。
「敬呈,玄门真人,灵虚真人座前:
幽冥路远,仙凡殊途。
五仙教毒炼峰下,阴泉呜咽,此非善地,亦非善邻。
某,忝列旁门一隅,执掌一脉一洞,世人或畏或憎,都称一声‘浣纱娘娘’。
然,今日提笔,非为斗法论道,非为争雄逞强,实乃胸中一点至诚,凝如寒冰,不吐不快,斗胆上达清听,伏乞真人垂怜一二。
某之道侣,昔日共参玄机,同赴劫波,情深义重,非言语所能尽述。
奈何天心难测,造化弄人,大劫临头,自作孽尔。然其兵解转世,元灵虽昧,一点先天道根定然未绝,唯愿真人不计前嫌,接引座下,使他改过之机。
某深知,吾辈所修,剑走偏锋,血煞盈身,虽得一时之利,终非大道坦途。
其转劫之身,元灵已昧,如初生之莲,白璧无瑕,若再入五仙门墙,习得成盘法门,岂非重蹈覆辙,再陷泥淖?某虽万死,亦不忍再见其沾染邪气,重历旧日之厄。
环顾宇内,玄门正宗,道德巍巍,心法纯正,最能滋养先天道根,化育灵秀。
灵虚真人乃天山砥柱,天南一代魁首,德被苍生,泽润万物,道法通玄,尤擅点化迷途,开悟灵性。
伏背此子,若得真人收入门墙,哪怕仅为记名弟子,耳濡目染于玉宇清氛之下,聆听无上妙法真言,实乃其百世修来之福缘,亦是消弭其前尘与我共积恶业之唯一良方!
某在此立誓:
一不传其半分旁门左道之术。
二不令其知晓前世因缘,免扰其清净道心。
三此生绝不以任何因果纠缠之名,扰其清修,累及真人清誉。
某所求,唯愿真人慈悲,念此子前尘久坠苦海恶崖,灵性未泯,更念其转劫不易,予其一个归于正道、再启仙缘之良机。
使其得以在真人座下,沐道德清辉,修正果,行善功,彻底斩断与我这孽海沉沦之人的宿世牵连。此乃救他,亦是渡我!某虽在旁门,亦当感念真人大德,永输忠诚。
伏惟
仙道昌隆
旁门末学,浣纱泣血顿首」
季明读过此信前半段,沉吟许久。
浣纱娘娘信中可见诚意,堂堂胎灵五境高真,这样吹捧于他,极力贬低自己,实不多见。
在这后半段则是陈述其过往数十年中,伙同弟子数日,在谷禾州内倾尽全力,输捐资材,辅助鹤观治理一州三方,并开办五仙教、天腾山、鹤观三家联办灵坊的重大功绩。
另外还说明,这诸多功绩有得鼠四肯定,如若季明不信,可遵照季明和鼠四之秘约,在鼠四身上推算内情。
季明在磁峰之上,因和人间难以通讯传简,请豆使代传消息又花费颇多,这个颇多只单纯以实用性来衡量,事实上对于坐拥一州,阴德广积的季明而言,属实不算多少。
不过季明私以为精打细算,这一直都是个好品德。
因有此故,于是季明和鼠四、丁如意、灵姑等寥寥几人作下约定,每隔几年他都会默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