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和李国简直一脸懵逼。
不是说好的盟友吗?你们不仅偷偷的刺杀我们的世子也就算了,还将我们拉出来当挡箭牌!
法不从众是吧?大家一起死是吧?
齐国你真行!
第066章 婚礼前夕
可是此刻更可怕的是,天子似乎也真的相信,并且开始调兵遣将前往其他二国了。
自然,此刻他们急忙站出来否认,一切都是误会,绝对是齐国诬陷!
可天子似乎“轻信”齐瀛,完全不顾他们空口无凭的“抗议”。
这时,他们才隐约猜测到,各国世子被刺杀受伤,绝对和天子有关。
他们多么想告知天下,根本就是大崇天子亲自策划了这场阴谋。
可是天子也在这次刺杀中受伤,根本立不住脚。
其他诸侯国没有证据,不会轻信。
如果这件事是天子做的,那么诸侯自然有造反的原因。
可如今事情被指向是齐国做的,要么你去攻打齐国吧。
如果不敢,那就只能去请求天子主持公道了。
如今齐国更是把另外两个颇为强大的诸侯国赵国和李国落下了水。
这下原本就一肚子被憋屈和伤痛的梁国以及越国和庄国,憋得有火不能发。
他们三个都是,相对较弱小的国家,即便联合起来,也不是那三个强国的对手。
最终,他们三人联名上书,要求大崇天子主持公道。
这就是弱国的境地。
因为没有实力,所以最终只能成为其他国家,争夺权势的牺牲品。
可是这就是事实。
大崇的天子,理所当然且义愤填膺地接下了他们的紧急诏书。
随即派兵遣将对着三大诸侯国发难。
并且联合其他有诸侯国世子在“刺杀事件”中受伤的诸侯国,讨伐三大组合国。
其他诸侯国自然也明白,齐国、李国和赵国就算是再脑子发昏,也不可能敢派杀手杀死所有的世子。
可是如今却是骑虎难下。
因为他们的世子都在大崇的王都,如果他们不愿意,甚至有可能马上会被杀死,锅继续往齐李赵三大诸侯国上扣。
齐李赵三国,也正因为明白此事,所以有苦难言。
特别是,如今他们三个诸侯国的世子皆被以刺杀之名被紧密关押了起来,根本找不到任何的间隙可以营救。
所以,大势之下,他们最终只能咬牙吞下这口气。
甚至他们连联合起兵造反都不敢。
即便有实力又如何?
此刻根本就不是时机。
就算他们愿意牺牲他们的世子,在此时,也只会引得其他诸侯国齐心协力围攻他们,借着天子名义打压他们。
此刻造反,名不正言不顺,又必须得承担抛弃自己儿子的狠毒之名。
不能把锅扣到大崇天子的头上,那么就不是最好的时机!
所以最终,齐李赵三个诸侯国,不得不向天下道歉。
当然,他们自然不会明面上承认自己的野心,表示都是三个世子的错,一意孤行,大逆不道,让他们任天子处置。
并且,三个国君动同意割让了几座城池出去作为梁国的赔偿,也作为对大崇天子的臣服。
三个世子,一夕之间,成为真正的弃子。
从召诸侯国世子入京开始,很多人就提前做好了准备,入京者,皆不是真正的继承人。
或者说,可以随时被抛弃的人。
没想到,居然是三大强国的世子率先被坑。
原本三国万无一失的计谋,竟在顷刻之间被扭转。
大崇天子不仅赢得了梁国,庄国和越国三个国家的短暂友好,更是削弱了齐李赵三大诸侯国的实力。
当然,更让三大联合的强大诸侯国之间产生了不可缝合的间隙和猜疑。
简直就一举多得。
到底是何人想出这样恶毒的办法?
大崇天子真的有这样的智谋?
他们商谈了几天几夜,最终得出一个最有可能的结论。
那便是楚国的世子——楚季旸。
诸侯国人才辈出,不乏有天资聪慧的青年才俊,也有雄才大略的诸侯国主。
可是对于楚季旸,各诸侯国却知之甚少。
可是从楚国如今的局势以及春祭大典的形式分析,他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