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两科双百不远。但只有五个名额的三好学生却没直接按照成绩的高低落在其他几个孩子头上。
“爱萍、爱菊和爱兰成绩也不差呀!怎么不选她们呢?”
“就是啊!偏偏选小超……”
家长们口中的“小超”本名徐超男, 是徐家的独生女。
之所以这样的山区里能有独生女,那可不是因为徐家有什么先进思想。纯粹是因为这家人接连生了几个孩子都是畸形,并且畸形的孩子们都早早夭折。
在这个村民大多姓赵的独龙村,徐姓人本来就明里暗里遭排斥。小超父母只生下她一个四肢健全还存活至今的女儿, 自然经常被人在背后嚼舌根, 说是徐家祖上造孽,这才报应到了子孙, 让这个家断子绝孙。
小超父母被人这样说嘴,哪里能甘心?两人又努力了几年,最后都是无果。后来国家开始向偏远地区推行户口政策,小超的父母这才在上户口时给小超取了“徐超男”的大名。
遗憾的是,小超看起来并没有“超男”的能力。
这孩子说好了是没脾气, 性子软糯,见人就笑。说难听了就是有些傻乎乎的, 成天一个人待着, 周围的小伙伴玩耍打闹她就一边笑眯眯地看着,既不吭气也不插话,就像个不会说话的布娃娃。
小超成绩也很一般, 就是那种无功无过,永远在七十分上下徘徊的成绩。
周围的人都考得好的时候小超考六十多分、七十分。周围的人都考得差的时候小超也考六十多分、七十分。成绩排名永远冲不到上游,也不会落后得没法看。
这会儿抱着奖状的小超一脸懵, 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走到叶棠与红花等人的身旁,与她们站到一起, 就一个人呆愣愣地还站在领导面前。
领导不聋,台下的窃窃私语他全听到了。再看小超憨憨地杵在那儿,他也有些怀疑秋秀玲这三好学生评的是不是有私心。
要说私心,秋秀玲也算有私心。她是想鼓励一下小超。
徐姓人在独龙村就跟下等人似的,小超也肉眼可见的被小团体排斥。
教室的打扫本该由值日生负责,偏偏有些赵姓学生、比如赵嘉宝就直接溜号。还有些赵姓学生更绝,直接把扫把拖把往小超手里一塞,就让她“帮忙”,让她代替自己打扫卫生。
小超从不拒绝这些别人硬塞给她的活计。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好。”
这些秋秀玲都看在眼里。加上这回小超破天荒地突破了之前那奇怪的七十分瓶颈,数学考了九十一,语文考了八十六,因此秋秀玲把她评作了三好学生。
这会儿被领导用眼神询问,秋秀玲想解释,又担心在小超面前解释这些,会让小超以为老师这是在可怜她、补偿她。
“三好学生是评判一个学生是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走到小超身边的不是别人,正是叶棠。她一手拿着自己的奖状,一手牵起小超的手:“小超这次成绩进步了特别多,平时她又经常默默地帮同学们打扫教室、看守东西。品德和劳动方面,我们学校真的没有比小超更好的同学了。我想秋老师肯定是想告诉大家,品德和劳动的价值绝对不逊于成绩。”
叶棠说罢,扭脸问秋秀玲:“我说得对吗?秋老师?”
秋秀玲着实感激叶棠的救场,她连连点头,倒忘了去看领导们的脸色。
好在领导们也是认可叶棠的说法的——这是个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劳动的价值必须得到肯定,品德也该是所有人都不能忘却的初心。
就着这一点,县领导开始了他的讲话。赵红花与小超则是止不住地将视线递向叶棠。
讲台之下,赵虎可骄傲了。
幺妹儿可真是个人精!看看她有多厉害!刚才就那么一会儿的功夫,她不光在领导面前出了风头,给人留了个懂事的好印象,还让那城里的女老师对她颇为感激!
相比之下,赵红花就算是村支书家的娃娃又如何?还不是被他家幺妹儿比下去了!
领导们轮番讲话,从夸奖独龙小学取得了阶段性的教育成果,到说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县里对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支持,以及最后继续动员独龙村与犀儿村的村民都积极送孩子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