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们发泄完了情绪,这才向林如海、傅秋芳详细道出了当年之事。
林如海感慨连连,傅秋芳一言不发。
激动过后,林松终于注意到了母亲的不对劲儿。
林松向着两人的方向跪下:“不管前世如何,今生你就是我的母亲。”
灰侍者犹豫了下,也跪了下去,“其实,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我也算是你们的儿子。”
林如海忙拉他们起来:“不嫌弃,不嫌弃,我这就放出消息,说当年你们娘生的是双胎,因另一个体弱,才养在了外面,今日才接了回来。”
傅秋芳终于也点了点头,藏起心底的恐惧,笑的温婉:“没错,我当初确实生了两个。老爷,你是不是该为老二也起个名字?”
林如海想了想,一抹狡黠从眸中一闪而过:“你们都是早上出生的,我为你取名曙光的曙字如何?”
灰侍者笑着一揖到地:“谢父亲赐名。孩儿如今便是林曙了。”
黛玉抿唇一笑:“父亲,你太促狭了。”
林如海瞪眼:“松鼠有什么不好?”
林松、林曙对视一眼,终于反应了过来。
林松当即大叫:“不行,父亲你为二弟换个名字!松树?松鼠?夫子、同窗该怎么看我们?”
林如海哈哈大笑:“你们都同意了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且这名字这么好,改什么改?”
在一片和乐欢笑中,黛玉披着晚霞离开了林府。
次日,朝阳初升。
黛玉踏入了贾府大门。
因为已经先一步见过了贾母的灵魂,黛玉倒是没有很伤心,在贾政、贾琏、贾宝玉、贾兰等的陪同下,恭敬的给贾母的灵位磕了头,上了香。
祭奠完长者,黛玉从祠堂离开,被迎入了昔日的荣喜堂。之后男人们很快离开,留女人们说话。
薛宝钗拉着身边一个六七岁的漂亮小姑娘向黛玉介绍道:“这是我的女儿茜茜。”
叫茜茜的小姑娘乖巧的上前,屈膝向黛玉行了个万福,“林姑姑好。”
黛玉向身边的百灵使了个眼色,百灵当即上前,将手中的托盘往前举了举。
黛玉掀开盖着檀木托盘的红绸,取出一条镶嵌有一大八小九枚红宝石,款式俏皮的项链,笑道:“仓促间也没什么准备,这条项链给茜茜戴着玩吧。”
贾茜茜眼睛顿时亮了,再次一礼:“谢谢林姑姑!”
薛宝钗有些不好意思:“这会不会太贵重了?”
黛玉笑道:“不过是件身外之物,况且这样式你我戴不合适,正适合茜茜这个年纪的小姑娘。”
薛宝钗下意识摸向自己的脸颊,有些自嘲的一笑:“林妹妹还如二八少女,我却已经是半老徐娘了。”
黛玉正要安慰两句,边上等待许久的史湘云牵着一个同贾茜茜差不多大的男孩走上前了几步。
“林姐姐,好久不见了,这是我儿子小蓄。”
黛玉微笑颔首:“不错。”
不用黛玉吩咐,画眉上前,将手上托着的笔墨纸砚等物呈上。
“好好用功读书吧。”
贾蓄小大人似的拱了拱手:“谢谢林姑姑!”
紧接着贾环之妻李氏、贾兰之妻姚氏各带着孩子过来见过黛玉,黛玉一一送上准备好的礼物。
众人寒暄完毕,正式话起了家常。
贾母去后第二年,王夫人也走了,已经做到了工部左侍郎的贾宝玉被迫继续丁忧,如今还差一年期满。
对王夫人的离世,黛玉早有预料。王夫人身体算不得好,心胸也不宽阔。
当初她私自藏匿甄家、史家应被抄没的财物,事发后被勒令禁闭佛堂。
在别人看来是皇上法外开恩,在她看来,便是巨大的折辱了,能坚持这么些年,已经很难得了。
因此黛玉只跟着叹了几声,便揭过了这个话题。
时间很快到了中午。
贾府留了饭,因还有孝,并没有请戏班,宴席也是素菜为主。
午饭后,黛玉在李纨、贾迎春、贾惜春、平儿等的陪同下,穿过大观园,前往隔壁女院。
相较于十年前,大观园变的热闹了许多。
穿着各异的女孩子正在嬉闹,见她们一行人过来忙恭敬的打招呼:“见过掌院,几位夫子好。”
贾迎春几人微微点了点头,随后就让她们继续去玩了。
“这些孩子是我们几个收的弟子,她们大多家境不是很好,还有的住的太远,我们便做主让她们住在了园子里。”
黛玉笑道:“挺好的,如此才不辜负了这大好景致。”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