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济公传奇 > 第497章 才识酬恩 迭闻报绩

第497章 才识酬恩 迭闻报绩

但已是无及了!一念萦私,祸至枭首。

惟京兆一职,着名繁剧,自从赵广汉死后,调入彭城太守接任,不到数月,便至溺职罢官。乃更将颍川太守黄霸,迁署京兆尹。黄霸原是一个好官,奉调莅任,也曾勤求民隐,小心办公。谁知都中豪贵,从旁伺察,专务吹毛索瘢,接连纠劾,一是募民修治驰道,不先上闻;一是发骑士诣北军,马不敷坐;两事俱应贬职,还亏汉宣帝刘询知黄霸廉洁惠明,不忍夺职,乃使黄霸复回原任,改选他人补缺。仅一年间,调了好几个官吏,终难胜任。后来选得胶东相张敞,入主京兆,才能称职无愧,连任数年。

张敞,字子高,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光禄大夫张福之子,中国西汉《左氏春秋》学家、官员、古文字学家。

徙居茂陵,张敞起初是个乡有秩(乡官),后补为太守卒史。由于为官清廉,又先后补为甘泉仓长、太仆丞,颇为当时的太仆杜延年所器重。

昌邑王刘贺嗣立时,行悖无道,滥用私权。张敞因此很为汉朝前途担忧。他勇敢地向刘贺上谏,批评刘贺当了皇帝以后不能选贤用能,使得朝中国辅大臣不得褒扬,而昌邑挽辇小臣纷纷升迁。

谏后十多天,昌邑王刘贺即被废黜。张敞便因切谏而显名,被擢为豫州刺史。

后来他多次上书言事,汉宣帝见他忠心耿耿,就擢他为太中大夫。这时大将军霍光秉政,张敞由于守正不阿得罪了霍光,受到排斥,被派去主持节减军兴用度之事,后又将他调出,担任函谷关都尉。宣帝初即位,担心已废的昌邑王刘贺有变动,特令张敞为山阳太守(山阳本系昌邑旧封,刘贺被废后返居此地),暗中监守刘贺。

张敞随时留心,常遣丞吏行察。嗣又亲往审视,见刘贺身长体瘠,病痿难行,着短衣,戴武冠,头上插笔,手中持简,蹒跚出来,邀张敞坐谈。张敞用言探视,故意说道:“此地枭鸟甚多。”刘贺应声道:“我前至长安,不闻枭声,今回到此地,又常听见枭声了。”

张敞听他随口对答,毫无别意,就不复再问。但将刘贺妻妾子女,按籍点验。轮到刘贺女持辔,刘贺忽然跪下,张敞亟扶贺起,问为何因?刘贺答说道:“持辔生母,就是严延年的女儿。”

严延年,之前因劾奏霍光,得罪遁去。及霍氏族灭,宣帝忆起严延年,复征为河南太守。刘贺之妻为严延年之女,名叫严罗紨,他把妻族说明,想是恐张敞抄没子女,故请求从宽。

张敞经过多方考察,至查验已毕,共计刘贺妻妾十六人,子十一人,女十一人,此外奴婢财物,却是寥寥无几,并无什么私蓄。料知刘贺是沉迷酒色,迹等痴狂,不必虑及意外情事。

便据实奏闻汉宣帝。使宣帝从此不再担心刘贺有所行动。

元康三年(前63年)三月,汉宣帝下诏说:“曾闻舜弟象有罪,舜为帝后封他于有鼻之国。骨肉之亲明而不绝,现封故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

侍中、卫尉金安上上书说:“刘贺是上天抛弃的人,陛下至仁,又封他为列侯。刘贺是个愚顽废弃之人,不应该奉行祭祀宗庙及入朝朝见天子之礼。”奏折得到汉宣帝批准,封刘贺为海昏侯。四月壬子日,刘贺前往其封地海昏就国(海昏为豫章郡下辖之县)。

海昏属豫章郡,在昌邑国的东面,刘贺奉诏移居后,昏愚如故。

侍中金安上奏白宣帝,斥责刘贺荒废无道,不宜使奉宗庙,汉宣帝乃但使刘贺得食租税,不准预闻朝廷典礼。已而扬州刺史柯,又复奏称刘贺有异志,与故太守卒吏孙万世交通。孙万世曾咎责刘贺不杀大将军,听人夺去玺绶,实属失策,且劝刘贺谋为豫章王。刘贺亦自悔前误,意欲自立为王等情事。

汉宣帝虽将原奏发交有司,心中已知刘贺无材力,不能起事,所以有司复奏,请即逮捕,有诏谓不屑究治,只削夺贺邑三千户。海昏侯刘贺入不敷出,未免忧愁,往往驾舟浮江,至赣水口愤愤不平,感慨而还,后人称为慨口。没过多久,海昏侯刘贺就病死了。

海昏侯刘贺死后,豫章太守廖奏道:“舜封象在有鼻,象死不为他设立后继者,认为暴乱之人不应该当一国的始祖。海昏侯刘贺去世,上报有关部门,应当作为他的后继者的是他的儿子刘充国;刘充国去世,又上报他的弟弟刘奉亲;刘奉亲又去世,这是上天要断绝他的祭祀。陛下聪明仁爱,对于刘贺很厚重,即使是舜对象也没法超过。应该按礼制断绝刘贺的后继,奉行天意。希望交给有司商议。”讨论的结果,都认为不应该为他立嗣,海昏侯国因此被除。

后来元帝嗣位,始封刘贺之子代宗为海昏侯,即得传了好几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