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落,村不靠海,资源匮乏,村里人都出外打工,陈高阳小时候没机会也没心思读书,早早就跟着大人们进城干活。
年纪小,一开始能做的工作不多,但陈高阳什么都肯干,工钱给少点他也行,随着身子逐渐长高长壮,在年龄上做些手脚,就能跟着叔伯去干工地。
他吃苦耐劳,干活勤奋,为人仗义,加上一张嘴能说善道,逐渐累积起经验和人脉。
正好改革春风吹羊城,高楼一栋栋拔地而起,二十六岁不到,陈高阳就有了自己的施工队,带着人承包大小工程,兄弟们无论年纪比他大还是比他小,都会喊他一声“陈老大”。
过了一年,陈高阳经人介绍,认识了蔡琼芳——他老家那边多早婚早育,留在村里的同龄人有的都已经当爹了,他二十六岁才结婚,已算“晚婚一族”。
他和蔡琼芳慢慢走近,结婚,在一个清晨,女儿呱呱坠地。
陈高阳文化水平不高,又不乐意起太俗的名字,到书店买了本字典,一页一页地翻,看不懂的就问蔡琼芳,最后定下了“沐冉”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