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是国舅皇甫剑。本文搜:78小说网 78xsw.net 免费阅读
这番言论十分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是古人很难想到的。毕竟有着时代差异,现代人的思维古人很难看透。到那时这番言论他们却能够听得明白。是啊,士族跟庶民之间的最大差距是什么?血脉?这东西就是狗屁。又不是皇族,谈什么血脉之说?哪怕是皇族,也有被推翻的时候,就比如王炎的大炎国,不就是推翻大汉朝建立的吗?既然不是血统,那又是什么?说白了,不就是一代又一代积累下来的文学知识,以及家族的田宅跟钱财吗?随着大炎国政策的实施,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余粮跟钱财。所以才能供养孩子上学,学习文学知识。一代又一代的积累下去,所谓的“家族”越来越多。文人雅士也越来越多。有钱人同样越来越多。那所谓的士族还值钱吗?根本就不值钱!唐朝之后无士族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为什么?不就是因为真正的世家大族几乎全部被灭,新得士族如同雨后春笋般冒起。所谓的士族也就不值钱了。同理,以后的大炎国也会是如此。至于好官与贪官的比例问题。还是那句话,就算不开设科举,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进入新星球之后,没有了面板,也没有了其他约束。谁知道这些npc会不会心生贪念?别说是npc,就算是历史人物只怕也会成为贪官、奸臣!没有千秋万代的帝国。王炎也从来没有奢求过大炎国传承上千年。只要能在大炎国存在之时,打下更大的疆土,养育更多的子民,让百姓们繁荣昌盛,这就已经足够了。至于几百年、上千年后,这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这已经跟王炎没有任何关系了。此时。伴随着皇甫剑的一番话,顾雍也是沉默了下来。因为他找不到反驳的话。皇甫剑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打通了他们的思绪。同样,也将拒绝的退路给截断了。若是在反对,那不就跟奸臣一样了吗?看到时机成熟,王炎出声问道:“诸位爱卿,还有反对的吗?”“...”百官沉默,现任那是再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好!”“既然诸位爱卿都不反对,那么这科举制度正式实施!三省立刻拟旨,将科举一事告知全国。科举共分三轮,每一轮筛选出一批精英学子进入下一轮考试,最终选出本届最优秀的学子,入朝为官,或是分散地方,担任父母官。三轮考试分为县试、郡试、州试、三大考试,经过州试的学子,在五个月后进入京城,由朕亲自主持最后的殿试。决定出前三名,以及所有入选的进士。想要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要拥有高级学院的毕业证书。当年五月,通过县试,即可获得“秀才”称号,入选下一轮。次年五月,通过郡试,即可获得“举人”称号,入选下一轮。再年五月,通过州试,即可获得“贡士”称号。 所有获得贡士的学子,在当年十月入京,参加朕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将会决出前三甲,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三人,以及其余所有通过考试的进士。所有进士将会编入吏部造册,按照各地的空缺进行官员任命。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进入大学,并且获得大学毕业证书的学子,可直接发放“秀才”证书。不必参加县试,也可获得进入郡试的资格。而那些从大学选入国子监的优秀学子,可直接获得“举人”身份。若是想要入朝为官,直接参加州试,而后便可参加殿试。由国子监考入进士的学子,最低品级不得低于从七品,仅次于前三甲。总的来说,科举考试是三年为一轮。第四年又是新一轮的开始。每三年选出一批官员候补进入吏部,然后任命到各地担任官员。如此一来,我大炎国各地的官员空缺就会慢慢补充齐全。十几年、几十年后,我大炎国各地将不再缺少官员。另外,今年情况特殊,朕打算一蹴而就,直接从县试到殿试,在一年之内完成。至于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疆域极大的扩充,需要大量的官员去治理地方。光依靠百官的举荐,可铺不满这么大的摊子。故而,今年五月,在各县举行县试。七月,在郡内举行郡试。九月,举行州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