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一道剑光远去。
张子离望着那道远去的剑光,神情复杂,喃喃自语:“师父……”
给这位国师大人当徒弟,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自从大哥云游天下,自己已经在这仙京城中修行五年了,也就二哥婚礼时外出了一次。其余时间,都是一人对着丹炉想办法让青焰不熄,然后再从火中取丹,如此反复。
张子离自知不是一个坚定的人,可他却不想让大哥和父皇失望。
他的心湖又有国师的声音回荡,留下了三句话。
“火中取丹完后,可以搬入宫中,离我近些。”
“以后修行愈加艰难,有不懂之事或是不解之谜,可以随时过来问我。”
“炉火纯青,洞若观火,下一句是:赴汤蹈火。切记循序渐进,不可急躁。”
张子离微微愣神,望向师父离去的方向,一阵惊愕,旋即用力点头。
好像自从入了这仙京城,还是师父第一次这么嘱托自己。
——————————
清白书院,坐落于中州正北方向的清白山上,终年云遮雾绕,唯有清气满乾坤,崖刻“天地清白”四个大字。
一袭青衫的五皇子张子坎抬头仰望那四个大字,神情激动,眼中难掩笑意,开始缓步登山。
清白书院,自古以来便是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
自己跟着闻先生读书治学多年,也算是个读书人,也要开始自己的书院求学之路了。
只是自己刚刚踏上清白书院的石阶,便被一道清风扫落。
张子坎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置信,紧接着又踏上了书院的石阶,却还是被清风扫落。
他又来来回回试了十几次,结果无一例外,他始终都没有踏入清白山的山门。
张子坎总算回过味来,这是书院的那位院长故意不让自己进山门呢。
张子坎一阵苦笑,想起临别送行时闻先生对自己说的话:“清白书院,当今的院长是我师妹孔清青,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她都不会让你进山门。”
自己当时一头雾水,不解问道:“为什么啊?先生?”
闻先生笑容有些尴尬:“因为你家先生负了人家姑娘,恨屋及乌嘛,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如果她真的不让你进山门,你就在山脚下扯开嗓门大喊,就说清白书院不过如此,读书一事理应公正公平,继而才能天地清白,岂能因个人情绪,而影响喜厌?”
“嗯,如果喊了这句话还不行,你就在山脚下撒泼打滚,总会有书院的人来见你的。”
闻先生,我要真这么说,真这么做,在人家山门底下,不会被打吧……张子坎心中一阵犹豫,却还是扯开嗓子喊了起来。
果然喊了没一会,便有一阵清风化作一袭月白襦裙,出现在自己眼前。
“书院清净之地,别喊了!”孔清青面色不善,冷冷盯着眼前这个青衫少年,“这些话,是闻砚教你喊的吧。”
张子坎神色尴尬,脸颊微红:“学生张子坎,见过孔院长。”
“我算服了闻砚,自己不肯进书院,却让自己学生进书院。”孔清青侧身让开道路,“进了书院,你就只是学生,不是大玄皇子,以后记得安心求学,用心读书。”
张子坎神色欣喜,赶紧说道:“孔院长,闻先生让我拜你为师。”
孔清青秀眉一挑:“我凭什么收你为徒?”
张子坎挠了挠脑袋,有些不知所措。
孔清青转身步行上山,头也不回地说道:“不过我倒想看看闻砚的学生肚子里到底有几斤墨水?”
“下月书院大考,也是我的收徒考试,记得报名参加,若得状元,自可拜我为师。”
张子坎用力点头,赶紧快步跟上孔清青的步伐,二人一起上山。
路上,孔清青忽然问道:“你家先生身体还好吗?”
张子坎想了想,回答道:“先生身体尚可,只是辅佐监国处理朝政,不算太过辛劳。”
孔清青微微点头:“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