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回李家村
相片上的这口古井和这字迹给我一种在指示我什么似的感觉,这几天遇到的事怪玄乎的,满是疑问的浮现在脑中。
“祈天,怎么了?这相片哪来的?你都盯着这相片这么久,这相片有什么问题吗?”
“额,我二爷爷给我的,没什么,就想起以前一些事”
“你二爷爷?你是说那个在北京文博学院做教授的白胡子老头?是你二爷爷?”
“恩,你怎么知道的?”
“哦,哪天送你去医院时,他找过我两”
“找过你两?”
“嗯咯,说是问我两愿不愿意去上学...他...应该也和你说了吧”
果然和二爷爷给我的哪张推荐表上写的一样,二爷爷找过他两,这不由的让我更加奇怪来,如果说二爷爷让我去北京跟他学考古,我作为亲人逻辑行的通,但他两个外人...还是说只是单纯为了想我去而找的伴?如果真是这样,以我和谢少卓两人的感情,他如果去的话,对我来说似乎好像没有不去的理由了,毕竟我两形同手足。
“我想回爷爷老家看看...”
“回你爷爷老家?又干嘛”谢少卓看着我问道。
“不知道,看到这张相片就是想回去看看,我已经好多年没回去过了”我将相片收好回答道。
“我跟你一起去”墨萧白起身伸了个懒腰说道。
“你们两都去,那我也去,那咱什么时候走?”
“明早”我用手指耸了下鼻说道,说完我便继续打量起相片来。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三人便搭上去往老家的大巴车,经过几小时的车程后,便来到那个我曾经熟悉的小镇。
出了车站看着破旧年代感的车站口,不禁感叹,老家老镇上的车站还是如此一点都没变,出站口的街边还是到处摆满了卖水果的小贩摊,街上行驶最多的都是乘人的面包车与小三轮,一下车几辆小三轮和面包车便拥挤而入抢着乘客。
不管是小三轮或者面包车还是摩托车,这些都是整个镇上最多的通行工具了,也是镇上很多人用来养家的一种工具。
“上上上....上来!几个小喇伢儿(男孩),到哪里克啊?”一位皮肤黝黑穿着小背心开着小三轮的大叔,将小三轮行驶到我们面前用当地塑料普通话问道。
我示意了下让卓少和小白上车对着司机说道:“师傅,李家村”
“那不是有面包车咱们坐面包车不好吗?非作?”谢少卓看着破旧小三轮不悦的问到。
“哎呀,你不懂,镇上的面包车哪会开什么空调,再说这我不是很久没坐过这三轮了嘛!”我推了推谢少卓让他上车坐好,司机便开车行驶起来。
外边的天气还是很炎热,不过三轮里还是很通风凉快,农村老家的路的两边边都是田野,一片片金灿灿的稻谷海看上去十分舒适,除了路上新修了水泥马路,和村口新建的几栋小楼房外,别的地方并没有多大改变。
下车后付了零钱后,我们三人背着包往村里走进村里,我看这眼前的一切感叹已经好多年没回来了,村里的人几乎也都不认识了,沿着村里的石板路和一座座紧连的老瓦片屋,看着旁边的住民总能投来异样的目光尤其是一些老人目光转向我时,毕竟我三人年轻生疏的面孔一看就不像是村里人,更像是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年轻人。
很快凭着我的回忆,便找到了我小时候生活过的大院门口,不过大院的门紧封着的,院门的漆也早已脱落,门上的手把也早已布满了锈迹,手把上锁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锁,底下还残留零零碎碎的碎木栅,看上去像是老鼠咬落下的。
我轻轻的推了推院门,透过门缝朝里面看去,小时候的回忆一下涌入脑海,院里已经很久没人住过了里面一片死寂...
“嘿~你们几个后生伢儿,来裹里做撒子哎?”
就在我正陷入回忆时,被突然耳后传来的声音将我们三人同时吓一跳,有种做贼被人抓住的感觉,急忙往后一看。
一个身穿着像个农村老干部带着帽子的中年人从小道里小跑了过来,走近后这位中年老干部用十分严谨的眼神紧盯着我们三人,在打量一番后最后将目光转向我的脸上,原本严谨的眼神中略带了一丝疑迟。
看着中年人的出现,墨萧白皱了皱眉露出谨慎的表情,紧盯着眼前的中年人。
“那个...我们...”我正准备开口解释时,中年老干部嘴角咽了咽缓缓开口打断道:“祖...你...你是祖...凌...不....天...天哆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