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后世人必定会为它而引发一场骚乱,于是将上卷竹简留在了自己的陵墓中,下卷竹简秘葬在了另外一处。
也就是这黑沙大漠里。
如此一来,译马妃子的后人凭借陵墓中的上卷竹简,就可以找到那下半卷竹简,然后寻找出那副蛟龙玉匣的藏身之处。
之所以说它是秘葬。
并非单纯的指将那下半卷竹简进行了秘葬。
而是秘葬了一个人,下半卷竹简就放在那个人的陵墓中,那个人便是译马妃子的丈夫——李弥嘉。
也就是一千四百年前的象雄国的君主。
当年被译马妃子毒害的那个倒霉家伙。
根据上卷竹简最后的尾端几行象雄文的记载,胡力得知译马妃子在生前,本想着让自己的丈夫合葬在同一座陵墓中,但可能跟后来自己推断出的一些玄机有关,不想让自己和丈夫死后同时遭到盗墓贼的侵扰,或者出于其他什么别的目的。
总之,她让后人对自己的丈夫,象雄国君主李弥嘉进行了秘葬,胡力甚至怀疑晚它几百年后的成吉思汗陵,会不会就是模仿李弥嘉的这种秘葬的方式建造的,所以至今寻不到任何踪迹。
成吉思汗陵的传说中,有提到用杀死母骆驼的方式把他进行秘葬,根据竹简上记载的内容,早它几百年的李弥嘉也是用的同样的方法,那么成吉思汗陵的传说可能就是真的,否则不会在竹简当中会出现相同的记载。
反之,竹简中讲述的以骆驼祭祀的方法,也一定是真的。
至于,当年死在李弥嘉陵墓附近的那峰母骆驼是否还存活的问题,想也不用想,答案当然是否了。
别说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就算是一百年那峰骆驼都不一定在世了,因为不管是双峰骆驼还是单峰骆驼,它们的寿命平均都在三五十年左右,就算日子过得滋润一点的,也不会超过六十岁。
所以,既然当年那峰母骆驼不在了。
怎么样才能找到那座陵墓呢?
胡力一开始也在为这个问题而感到头疼不已,可当他看到竹简上写的那一句话,他便彻底释然了,那一刻才发觉自己的担心纯属多余,竹简上的那句话中,翻译过来的大概意思是。
沙漠以北,有个叫作索布衣的村子,在那里寻得一种颈部有红毛的单峰骆驼,就可以牵着它找到前往藏有下卷竹简的那座李弥嘉的陵墓。
正是凭借着这条信息。
胡力才将这里作为此次沙漠之行的第一站。
但是颈部有红毛的骆驼,胡力还是第一次听说。
从古至今,世界上的骆驼仅有两种。
一种是单峰骆驼,另外一种是双锋骆驼。
可不管是单峰骆驼还是双锋骆驼,它们身上的绒毛大致分为黄色、杏黄色和棕色,且毛色较深,从来没有人见过颈部有红色体毛的单峰骆驼,甚至在来时的路上,胡力还总怀疑是不是自己翻译错了,把黄色看成了红色,但回想那份自己反复研究了近一个月的竹简,他绝对不会把颜色给看错。
除非,译马妃子自己写错了,那也就更不可能了,上卷竹简是她特意精心撰写留给后人用来寻找下半卷竹简用的,不可能会出错。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
这世上,的确有这种颈部有红色单峰骆驼的存在。
而且胡力猜测这种颈部有红色绒毛的单峰骆驼,要么就是当年那只母骆驼,它已经活了一千多年,要么就是当年那只母骆驼的后代,显然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如果译马真的有法子能够让一只骆驼活了一千年之久,为什么不把这种方法用在自己身上呢?
想到这,胡力不禁自嘲般笑了笑,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去考虑这种虚无缥缈的问题,看了看时间已经快一点了。
他赶忙合上眼睛,趁着日落还有四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还能眯一会儿,起码要养足一些精神,否则还怎么去找那峰独特的单峰骆驼。
不知不觉间,胡力渐渐地睡着了。
等他醒来的时候,猛的一看时间,才发现自己起晚了。
现在已经是晚上八点了,离他们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他赶忙起身穿好衣服,可侧身一看,好家伙,对面床铺上的宋财哈喇子都快流到了地上。
胡力觉得现在何芸他们应该已经去找那峰骆驼了,自己之前已经把骆驼的颈部有红色的特征,告诉了何芸,他觉得只要那峰骆驼还在,就一定能找到它,并且只可能在老驼的手上,毕竟整个村子的骆驼都归他负责,而且都是他一手养大的。
他也不打算叫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