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斜迎着三叔沉甸甸的目光和话语,感受到那份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他深吸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喉咙有些发紧:
“知道了,三叔。”
潘子联系货车的脚步声远去,吴三省转身走向内室,背影带着风尘仆仆的凝重。
吴斜独自站在站在堂屋里,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这趟京都之行,绝非简单就可以解决。
不到半小时,吴三省提着一个简单的行李包走了出来。
他没多停留,首接走到吴斜面前,再次开口,语气严肃:
“京都的事,多留心。”
“遇事听潘子的,别乱来。”
交代完这句,他转身就走,甚至没等潘子回来,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外。
吴斜看着三叔离开的方向,心里想问的话堵在喉咙口。
要是以前,他肯定追上去问个清楚。
但现在,眼前这堆青铜器和即将去京都的任务沉甸甸地压着,他实在没心思再去探究三叔的去向。
反正三叔向来如此,一年到头见不到几面,总是神神秘秘地消失。
吴斜早就习惯了,又等了几个小时,潘子带着几个吴三省常用的手下回来了。
这几个人一进门,看到吴斜,都恭敬地喊了声“小三爷”。
他们常年跟着三爷,心里都清楚,三爷把这么重要的差事交给吴斜,意思很明显了。
吴斜没多话,立刻开始指挥。
他让潘子和那几个手下动手,把地上堆着的几百件青铜器,一件件用软布仔细裹好,再小心地放进铺着厚厚棉絮的结实木箱里。
大家动作都很麻利,东西一件件被装好、封箱。
弄完之后,潘子指挥着手下,把这些分量十足的箱子稳稳当当地抬出去,装上了门外那辆专门雇来的大货车。
箱子装完,手下们退开。
吴斜和潘子没耽搁,首接坐进了货车驾驶室的后排。
一个等着的司机发动了车子。
货车驶离了吴山居,一路向北。
车轮滚动,路上花了整整五天时间。
吴斜和潘子就在驾驶室里熬着,听着引擎的噪音,闻着车厢里的味道。
困了就眯会儿,饿了就在路边随便吃点。
五天过去,当车窗外的高楼大厦多起来,道路越来越拥挤,喧嚣的都市声响盖过了引擎声时,这辆沾满尘土的大货车,终于开进了京都的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