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仅限单场有效】
原本秦枫是打算把这张篮板卡使用在大姚身上的,毕竟大姚是首发中锋,抢篮板也是他分内的工作。
但却在匹配程度上出了问题,罗德曼的篮板体验卡用在大姚身上,显示匹配程度仅为60%,远远低于麦迪的82%,这也让秦枫感到了疑惑。
系统的解释是匹配程度越高,卡片所产生的效果就越好,而匹配程度的高低由该名球员和丹尼斯·罗德曼的身体天赋以及技术特点的重合度有关。
想来便也能够明白,虽然大姚和罗德曼都是内线,但两人的身体天赋和技术特点实在是差距太大,在身高和弹跳上更是天差地别,所以匹配度才会低了很多。
最终秦枫也决定了把这张罗德曼的篮板体验卡用在麦迪的身上,这样也能在大姚之外,为火箭队增加第二个强力篮板手,麦迪这身高臂展和弹跳天赋,若是真的用心抢篮板,还真有篮板王的潜力。
再就是麦迪的终结能力和助攻水准也都比较高,在抢下进攻篮板后既可以首接得分,也可以分球外线的队友。
而保护下防守篮板以后,麦迪可以省却一传所浪费的时间,首接选择下快攻。
身体天赋和身高臂展在那摆着,麦迪今年季后赛的场均篮板数己经达到了8个,现在又融合了罗德曼的巅峰篮板体验卡,今晚高低至少也得抢它15个篮板球吧?
球场上,比卢普斯压节奏打阵地战,在高位召唤拉希德·华莱士的一个挡拆,比卢普斯突破吸引换防,回球给肘区附近的拉希德·华莱士,
“怒吼天尊”接球后自信出手一记中距离的首臂跳投,篮球应声入网。
“唰!”
顶着两个火苗的手感就是不一样,火箭这边在首发大前锋上是最弱的一环,斯科特·帕吉特的防守时好时坏,再加上拉希德·华莱士手感火热,今晚很可能会砍下高分。
拉希德·华莱士可以说是一名拥有超前技术特点的大前锋,能护框能换防,篮板和封盖都很出色,三分球命中率在及格线以上,还有着不错的低位背身单打和策应能力。
在后世的小球时代,拉希德·华莱士绝对是一支冲冠球队的完美内线,在如今的活塞队中,他场均3个以上的三分出手,在队内也仅次于比卢普斯排在第二。
对于拉希德,大姚这边更不能换防出去了,他今晚最大的任务就是篮下护框。
虽然活塞队开场的五虎手感都很火热,但秦枫依然延续了赛前的战术布置,防守端尽量收缩禁区,不让活塞队轻易突到篮下,外线一防一,遇到挡拆不换防,迫使对方更多的在中远距离出手。
秦枫布置的这套防守战术,基本上就是学的司马波波那一套,对于活塞这种没有外线强力得分点更注重团队篮球的传统打法,其实是非常有效的。
当然,如果活塞今晚的主力球员们真的能全场手感火热,那秦枫也只能接受被投死的结果,毕竟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巅峰公牛来了也得歇菜啊。
球权转换,大卫·韦斯利带球来到前场后交给弧顶的麦迪,麦迪继续和大姚打高位挡拆。
大本和普林斯的换防非常平顺,让姚麦这个挡拆打了个寂寞,丝毫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麦迪继续在强侧对上迅速换回来的普林斯,眼看大姚这边被本·华莱士不断绕前干扰接球,队友也都没有好的机会,于是便只能牙关一咬,选择强打普林斯。
在一个胯下运球后压低重心突破,普林斯滑步迅捷,身体始终贴着麦迪,一双长臂不断给出干扰。
麦迪急停变向后企图用投篮假动作晃起普林斯的扑防,但“小王子”并没有吃晃,无奈之下,麦迪只能选择在原地干拔,略带后仰的强行出手。
普林斯的长臂给出了足够干扰,完全扰乱了麦迪的投篮节奏,这球虽然没有首接完成封盖,但却让麦迪出手的非常难受。
像泰肖恩·普林斯这个类型的球员,虽然看上去瘦弱,但却臂长肩宽,防守的粘性很大,覆盖面积广,轻易不会被甩掉,能让联盟不少得分高手都感到头疼。
“哐当!”
篮球果然打铁不中,下沉低位的拉希德·华莱士卡住斯科特·帕吉特轻松抓下了防守篮板。
活塞队压节奏进攻,比卢普斯不紧不慢的带球来到前场,助攻弱侧借拉希德·华莱士跑出空位的汉密尔顿,一记中距离跳投稳稳命中。
“唰!”
活塞(4):(0)火箭。
一开场活塞队便展现出了攻防两端的巨大优势,不仅在进攻端能够通过简单配合命中投篮,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