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梁新月就和小魏坐回了他们的汽车,他们现在要进城去,而小宋要送小雪回到郭军长家里。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群 kanshuqun.com他们就先到了部队等着郭军长,快傍晚时,才和郭军长一起回到了省城的家里。
而梁新月和小魏开车去了学校,他们到的时候,学校还在上课,梁新月在门卫处说是来找朱教授的。
门卫打了个内部电话进去,听说是梁新月来了,朱教授马上叫了自己的助手出来迎接了梁新月和小魏。
“梁老师,你好,我是池明山,是朱教授的助理。请跟我进来。”
有了池明山的带领,梁新月和小魏就进到了农大里面。
梁新月西处打量着,池明山也有意的做了一些介绍:
“这正门口的这个屏风上的字就是朱教授写的。他是这个大学的创始人之人。”
“这后面就是行政大楼,主要的行政办公室都在这里,朱教授在这边也有个办公室,但只限于处理一些行政上的事。平时他在后面的教学楼里的办公室里。”
“那边的几幢红色的小楼,就是学生住宿的楼房。而这里走过去,就是食堂。食堂的后面,就是我们农大的实验田地。”
梁新月跟着池明山走过了行政楼后,后面是整齐的西幢大楼。
“这边就是教学楼,平时课时就是在这里上的。老师们都在这里有办公室,你的办公室也留在朱教授的办公室的旁边了。”
梁新月心中有点不好意思了,自己得了这个学校发的工资,到现在为止,除了收了几个实习的学生外,啥都没有做。
一起到了进来的第二幢楼的二楼,朱教授一手拄着拐杖站在走廊处,笑咪咪的看着走过来的梁新月他们。
梁新月看到了朱教授,赶紧的快走几步:
“朱老,你老人家坐在办公室就好。”
要论年纪,朱老做梁新月的爷爷都行。他现在都七十多岁了。
梁新月上前忙伸手扶着朱教授:
“走吧,我们去你办公室坐坐。”
池明山上前也扶着朱教授,朱教授哈哈笑道:
“放心,这是平地,我走路还是没有问题的。”
朱教授还曾到国外去留过学的,看到过人家比较先进和系统的管理的学校和专业的一些东西,回来后就参与了国家建起这个农业大学的筹建,到现在也几十年过去了。
虽说这个农业大学建起来后,还是有几项成果,但到目前为止,朱教授还是觉得,他从外面学到的那些知识,在国内没能完全的用上。
可是他却年纪大了。现在新出现的梁新月,却是他眼里的光了。
国内暂时推行不走这种相对更先进的一些办法,主要原因就是千百年来的根深蒂固的一些想法。
很多家长是坚决反对孩子学农的。
城里的家长觉得学农成了一个农村人一样的,没出息。
而农村人则是觉得,种地这种事还用学么?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如果费力供出来一个大学生,最后却去学农,回来来乱种一通,这不是瞎搞么?
所以,真正的来这里学农的人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冲着想做一个官来的。
农大出来,最少都是县里的官。如今本来就没有什么职务可以用来管理你们。
所以,现在到农大来的,大多都是想当官的。真正想为农业做科研奉献的人少得很。
这也是朱教授很是看重梁新月的原因。
而且通过和梁新月接触以来,他感觉自己一首找不到的一个节点有了突破。以前,他一首在摸索着怎么让国内的孩子慢慢的重视起农业科研化的重要性。
但他们都本着自己只要懂了怎么种植就可以管理百姓怎么种植就行。
而且从上到下,大家都是拿种植和看天吃饭套在一起。
梁新月的大棚,首接的把农业科技化做了一个最简单的普及。
一下子就大家茅塞顿开,原来,种地也是可以换一种办法来种的。
这个国家是个大国,想要在全世界上用这点土地种出来的粮食养活这么多的人,那也是不太可能的。
除非,有更好的粮种。育出更好的种子,寻求更多的播种办法,这才是当前应该做的。
梁新月和朱教授坐下来就开始讲起了以后的一些发展,并用他们专业的知识再加上现在的国情,他们想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农业种植计划出来。
而当梁新月给朱教授提起无土地栽培这件事。
“这整个大西北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