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除了自己的名字,是大字不识一个。搜索: 玩家书域 cqwanjia.com 本文免费阅读
因此看了半天,也没明白。
池鱼瞅了一眼,说:“素油、醋、酱油、灯油。哦,这还有几坛盐。”
池庆先是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一脸惊喜地看向自家小姑。
“小姑,这些字你都认识?”
池鱼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回道:“当然!齐明宇好歹是个秀才,哪能真的让我大字不识一个?
倘若他要是中举中进士,走出去别人知道我不识字,他岂不是要跟着没脸?
所以嫁到他家这一两年,别的我不说,但这字还是识得一些的。
就算是一天认一两个,这一年多快两年下来,那也得有上千。
所以那些三字经啊,百家姓还有千字文的,里头的字,我全都认识!
只不过认是一回事,写又是另外一回事……”
池庆一脸佩服地看着池鱼,好一会儿才问:“小姑,那你能教我吗?”
不然像现在这样,看着那些字,一个都不认识,多尴尬。
等他学会后,回头成亲生子了,还可以教给自己的孩子!
“你想学?那自然是好。
这样,等晚些处理好我这边的事后,问问秦大哥。
他若是得空,让他帮帮忙,把三字经,千字文和百家姓,都默写出来。
嗯,要没那么多时间,就帮忙把三字经默出来好了。
我们也不让他白帮忙,看看他需要什么,我们又能给得起的。
等他默出来后,我们就等于有书了,回头我也好拿着教你们。”
池庆闻言连连点头,不过为了确保小姑是真的认字,他还是悄悄朝小姑说,那是醋的坛子边缘,闻了闻。
待闻到一股酸味后,才真正放心下来。
看完头三辆马车,接着来到第西辆。
这里头放的比较杂,依然是筐子和坛子为主。
筐子里放着针头线脑、水囊、蜡烛、剪刀,红白纸等一些日常用的东西。
而坛子外头贴着字,什么糕点、饴糖、红糖等等。
看到筐子里的东西,池庆的心己经大定。
这些都是杂货铺里,日常售卖的东西。
东西虽然不多,但其实也不算少。
毕竟他们池家坳上下两个村,按宅子来算,也不过是五十几户人家。
按人口,也不多,才三百多人。
有了这些东西,年前大伙儿都不用下山了。
缺什么,来这买即可!
心里想着这些的池庆,正准备去看第五辆马车,谁知被池鱼喊住。
“阿庆,你等一下。这里有两个大坛子,你得先抱到屋里,单独放起来才行。”
池庆有些纳闷:“啥坛子?”
池鱼指了指角落那最大的两个坛子。
“这坛子上贴着炮竹二字,想来里头装的全是鞭炮,你赶紧先弄走。”
听到炮竹,池庆想起马上就十一月了,距离过年也才剩下两个来月。
这炮竹确实该准备,不然过年家家户户还得下山去买。
这么大两个坛子,都是炮竹的话。
想来够村里人过年用,嗯,也够他娶媳妇用。
池巧在一旁看着这些东西,不得不感叹,秦牧准备的齐全。
别说是鞭炮了,就连祭祀用的纸钱,他都给准备了。
安平一带的人,年三十那会儿是要祭祖的,家家户户都得准备纸钱。
现在他马车运来的东西,不说十分齐全,但也差不多都是池家坳人需要的。
毕竟什么炭啊,肉之类的,池家坳人都不缺。
如果她猜得没错的话,最后一辆马车里,想来装得应该都是粮食,且还是以粗粮粗面为主。
当然,也有大米和白面,但数量上肯定要比粗粮粗面少很多。
果不其然,在池庆搬完两大坛子的鞭炮后,第五辆马车帘子被掀开了。
映入大伙儿眼里的,是用油布裹得严严实实的粮食。
池庆小心翼翼掀开油布一角,在看到一袋袋干燥的粮食后,这才重重呼出一口气。
有了这些东西,他就可以彻底放心了。
家里是囤有粮食,也够他们敞开吃几年。
但要是如爹话中隐隐透露出的意思,接下来年景会一首不好,那也不够分给村里人的。
眼下小姑开了杂货铺,又有了这些粮食可以卖给大伙儿。